2006年,王光美因病去世。临终前,她突然向女儿刘亭抱拳作揖,虚弱地说:“女儿,拜托了!”女儿哭着说:“妈妈,您这样,我受不起啊……” 王光美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她的祖父是晚清礼部侍郎,父亲担任民国政府高官,这样的家庭背景本该让她过上优渥的生活,然而王光美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1945年王光美从北平辅仁大学获科学硕士学位后,计划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时,却因中共地下党崔月犁的邀请,放弃了美国深造的机会,担任起中共方面的翻译工作投身革命事业。 随后王光美来到了延安负责国、共、美三方停战协商的翻译工作,在延安工作期间结识了刘少奇同志并结为了夫妻。 1959年,王光美开始担任刘少奇的秘书,协助处理国家事务,凭借着扎实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她在工作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然而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的阴云笼罩了整个中国。 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王光美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她被关押了整整12年,不仅要忍受非人的待遇,还亲眼目睹了丈夫刘少奇遭受的种种磨难,这段经历本可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但王光美却在苦难中愈发坚韧。 1978年平反后,许多人选择安享晚年,但王光美却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篇章,她将目光投向了社会公益事业,特别关注贫困母亲群体的生存状况。 1995年,已是74岁高龄的王光美,在得知全国仍有8000多万贫困人口后,毅然发起了"幸福工程",尽管当时她已经身患癌症6年,但仍然以惊人的毅力推动这项工程的开展。 为了筹集资金,她做出了令人动容的决定,将母亲留下的6件珍贵宋代瓷器拍卖,所得的50多万元全部投入公益事业,当子女劝她至少留一件做纪念时,她坚定地说:"贫困母亲的生活比纪念品更重要。" 在她的推动下,"幸福工程"在全国389个贫困地区设立了项目点,1997年,当3万多名受助的贫困母亲在人民大会堂欢聚时,那场面令人震撼,项目最终帮助了15.4万个贫困家庭,投入善款3.1亿元,直接改善了69.5万人的生活。 2005年,王光美获得"中国消除贫困成就奖",2006年10月13日,她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85岁,2011年她被追授"中国慈善事业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她对中国公益事业的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澎湃新闻《2006年,王光美在病榻上离世》
2006年,王光美因病去世。临终前,她突然向女儿刘亭抱拳作揖,虚弱地说:“女儿,
戴梦维苏苏
2025-04-25 19:06:2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