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活了!2025年4月,一游客到云南动物园参观时,游客轻声对一只灰鹦鹉打招呼“

清风明月英雄 2025-04-26 10:22:55

笑不活了!2025年4月,一游客到云南动物园参观时,游客轻声对一只灰鹦鹉打招呼“哈喽”,结果这只灰鹦鹉直接火力全开,张嘴就是一句脏话回怼,这反差,直接把游客看傻眼了!网友:“纯粹的语言学起来就是快。” 不管是哪国人,好像在学习其他外语的时候,学脏话永远是最快的。现在年轻人,一骂人嘴里少不了出现一些英日韩三国语言,而很多外国人也在网上多多少少偷学了一些“国粹”。 但要问起还会说什么,他们可能表示就仅限于此了。 这样的现象在人类世界很常见,可没想到在动物界竟然也是如此。 “哈喽!”前段时间在云南野生动物园,一名游客轻声对一只叫“小灰”的灰鹦鹉打招呼。可没想到换来的不是回礼,反而是连珠炮式的脏话回怼:“****!” 这段“跨物种骂战”的视频很快登上了热搜,小灰也因此再次爆火。没错,这已经是小灰因为“出口成脏”第三次登上热搜了。 而如今的小灰早已进化,把脏话玩出了新高度,不仅能对骂三分钟不重样,甚至还学会了用方言爆粗口。 小灰的“骂人”生涯始于2022年8月。 当时一段小灰模仿游客爆粗口的视频突然刷屏,让它一炮而红。饲养员见状立刻开启了“净化模式”。 每天都通过食物奖励引导其学习礼貌用语,并减少游客的负面语言刺激。 可是三年过去,小灰的脏话词汇量不降反增,连饲养员都无奈。 工作人员表示:“小灰的语言模式已经固化了,调整还需要很长时间。”这就相当于一个小孩长时间生长在一个脏话的语境里,自然也耳濡目染的养成习惯,毕竟这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 而灰鹦鹉的大脑神经元密度远超普通鸟类,具备将声音和情境关联的认知能力。它们脑容量堪比三岁儿童,能记住一千多个单词。 加上它们的鸣管和鸣肌异常发达,能精准复刻人类语言的音调与节奏,还能模仿汽车警报、手机铃声。 它们甚至还会把脏话当成一种“暗号”,当游客的哄笑或激烈反应,因为这些脏话被强化时,鹦鹉就会把这些话当成“有效的社交工具”反复使用,越多人起哄就记得越牢。 所以不是鹦鹉爱骂人,而是游客教的太“用心”了。 云南野生动物园每天平均接待游客超过万人,这样复杂的环境成为了小灰学习脏话的温床。 鹦鹉本身对于高频的、情绪化的语句更敏感,这也就意味着一句脏话所引发的反应,比平淡的“你好”更具吸引力。 一句脏话听二十遍它可能就会了,但是一句问候教上两百遍也未必学的会。 动物园曾经试图将小灰隔离训练,可是小灰早就成为了“网红”,很多游客就是特意为了看它而来的,这也使得动物园陷入两难。 更离谱的是,有些人专门挑饲养员不在的时候教脏话,鹦鹉学完第二天就能“表演”了。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错的不是鹦鹉,是教它说脏话的人。” 这种“娱乐至死”的心态甚至还蔓延到了其它动物身上。 有人认为,鹦鹉说几句脏话而已,又没有什么影响,还能吸引流量,没必要上纲上线。但殊不知这些行为背后其实对于鹦鹉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嘈杂的环境会让鹦鹉的心率飙升,大大缩短寿命。 曾经在英国有一只鹦鹉因为脏话太多而被禁言隔离,结果抑郁了,把自己的羽毛都拔光了。 这样的行为对于人类一样有影响,小孩最开始往往都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而动物园最多的群体便是儿童,他们也会因此从鹦鹉嘴里学到不少的脏话,会造成教育困境。 这件事最讽刺的是,人类一边把自己的低级趣味强加给动物,嘲笑它们“没素质”,一边又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讲文明。 希望大家下次去看小灰的时候,不妨简单说声“你好”,毕竟教会动物说人话之前,我们得先学会做个人。 信源:光明网

0 阅读:1045

评论列表

662307

662307

2
2025-04-26 17:53

当成一种乐趣就行了,跟个鸟计较什么呢

清风明月英雄

清风明月英雄

允许一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