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王宝强来到冯小刚的豪宅敲门,“冯导,快开门,我给你带好东西了。”冯小刚开门一看,宝强背着100斤小米,挎着20斤红枣,累得满头大汗。
王宝强的一句话,让冯小刚顿时红了眼眶。
1980年,17岁的李连杰在导演张鑫炎的邀请下,出演了动作电影《少林寺》。
电影上映后,全国掀起一股武侠热潮,平均1毛钱票价的年代,创下了1.61亿元票房奇迹。
在河北邢台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一个叫王宝强的孩子,看过电影后,对爸爸说:“我要到少林寺学功夫!”
父亲不知道他突然发了什么疯,为此狠狠的揍了他一顿。
后来,王宝强苦苦哀求,父母实在拗不过他,只好将他独自一人送上了去往河南的火车。
加入少林寺的王宝强看迟迟没有剧组来拍戏,问道:“师兄,咱们加入少林寺多久才能拍戏啊?”
师兄被他无厘头的话问懵了,经他的解释王宝强才知道,少林寺和拍戏并不挂钩,
他在少林寺一待就是6年,14岁的王宝强回到了家乡,沉淀了3年,王宝强踏上了北漂之路,
他在制片厂做群演,微薄的薪资不足以让他在北京生存,业余时间他还会找一些兼职。
有一天,李杨导演路过看到王宝强,就让他去做了一个群演,22岁的王宝强只拍过一部电影《盲井》。
虽然获得了金马奖,但这对于他的生活并没有带来什么改变,领完奖后他又回到了在北影厂门口趴活的状态。
直到冯小刚拍《天下无贼》。
冯小刚那时候已经是贺岁片大导演了,他的《天下无贼》集结了诸多大牌明星,葛优、刘德华、刘若英,可是就是一个“傻根”的角色没着落。
有一次,冯小刚的副导演拉着冯小刚看《盲井》,冯小刚一下就看到了王宝强,觉得他演得特别真实,
“被人卖了还数钱”,这不就是活脱脱的“傻根”吗??
冯小刚便主动给王宝强打了个电话,希望他能出演“傻根”一角。
王宝强说什么也不信冯小刚这么大个导演能找自己拍戏,以为他是骗子,就想挂了电话。
在冯小刚的再三保证下,两人才终于见了面。
令他没有想到,他还真的见到了冯小刚,并且刘德华和刘若英等大腕都在现场。
不得不说,冯小刚真的是慧眼识英雄啊。王宝强因为参演这部电影,
饰演影片中的“傻根”一炮而红,从此声名鹊起,在众多演员中慢慢有了一席之地。
这个机会对于王宝强来说,非常难得,他非常感恩。
拍戏期间,冯小刚肠胃不适,经常跑厕所, 徐帆时常去剧组给冯小刚送红枣小米粥,
有心的王宝强看在眼里,便给远在家乡农村的父母打了个电话:“咱家留出一亩地,专门种小米。”
第二年,小米长成时,王宝强特地请假回了趟老家,隔天便扛着装有100斤小米的编织袋子,挎着20斤红枣,出现在了冯小刚家门口。
是徐帆开的门,看王宝强累得喘不上气,连忙招呼放下东西,并唤着冯小刚出来待客,
冯小刚一到还没有说话,王宝强害羞的挠挠头说:“这是俺爹俺娘亲手种的小米,保证是纯绿色食品,你就放心吃吧!”
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感动得冯小刚差点没当场落下泪来。
王宝强送小米要的不是冯导的夸奖,他就是单纯地想报恩。
虽然这些东西并不值几个钱,但它真的是代表着宝强的一份心意。
王宝强演了“傻根”这个角色,虽然红了,
但让别人总把他看成“傻子”,王宝强的母亲怕儿子老婆都不好找了,心里总是很担忧。
冯小刚后来知道了非常遗憾地说,早知道这个角色就不叫傻根这个名字,改成其他的名字了。
他还说要给王宝强找一部完全不同的戏,让他摆脱傻根的形象。
2006年的时候冯小刚知道有《士兵突击》这部戏之后,想要改变王宝强“傻根”的形象,于是强烈推荐他演许三多这个角色。
果然,王宝强把许三多这个角色演活了,凭剧中“许三多”一角,获昨了第24届金鹰节“观众最喜爱的电视男演员”奖。
因此有更多的人也因此认识了他,那句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直到今天很多人都记忆犹新。
王宝强说:“冯导是我的恩师,我唯有演好每一部戏,才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就连《盲井》的李扬导演,都忍不住称赞王宝强:“我扶持过的素人数不胜数,但是像王宝强如此懂得感恩的,寥寥无几。”
在演艺道路上,王宝强不是走得最快的,但绝对是走得最稳的,也是走得最远的!
如今,王宝强依然与冯小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跟李扬导演也会三不五时的通个电话。
也许就像好友陈思诚评价他的那样:“真诚,是王宝强的杀手锏!”
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没有李杨和冯小刚,王宝强可能还是个跑龙套的小人物,必定没有今天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