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戴的‘护甲’只是为了美吗?真实用途让人意想不到! 咱们看清宫剧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妃嫔们手指上戴着长长的护甲,金光闪闪的特别好看,很多人以为这就是个装饰品,跟现在的美甲差不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小小的护甲里头,藏着不少门道呢。 先说这护甲的材质,可不是随便什么都能做的,最高级的当然是用金子打造,上头还要镶嵌各种宝石,珍珠、翡翠、玛瑙什么的。次一点的用银子,或者铜鎏金,最普通的也得用玳瑁或者象牙,为啥这么讲究? 因为这护甲就跟现在的名牌包一样,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皇后戴的跟常在戴的,那档次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你想想,一个妃子要是戴着镶满宝石的金护甲,那走起路来都得端着架子,不然多掉价啊。 这护甲的长度也很有讲究,一般来说,地位越高的妃子,护甲越长,皇后的护甲最长能有二十厘米,看着就跟个小匕首似的,这么长的护甲戴着不碍事吗?当然碍事!可人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你想啊,戴着这么长的护甲,吃饭得有人喂,穿衣得有人伺候,连翻书都得宫女代劳,这不就显摆出自己尊贵的身份了吗?所以说,这护甲就是个"我是贵人"的活广告。 不过护甲可不光是用来摆谱的,它还有些实用功能,首先就是保护指甲,古代贵妇人都爱留长指甲,觉得这是养尊处优的象征,可指甲留长了容易劈,干活的时候也不方便,戴上护甲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既美观又实用。 再者,护甲还能当个小工具用,比如拨个香炉啊,挑个灯芯啊,甚至还能当个简易的簪子用,有些护甲设计得很巧妙,里头还能藏点小东西,比如迷药啊、纸条啊什么的。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护甲还是个暗器!你别笑,这可是真事儿,清朝末年有个老太监回忆说,有些妃子的护甲是特制的,尖头特别锋利,遇到危险的时候,往人脸上一划就是一道口子,还有的更绝,护甲里藏着毒药,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不过这些都是特殊情况,大多数时候护甲就是个装饰品。 护甲的佩戴也很有讲究,一般来说戴在无名指和小指上,因为这两个手指用得少,戴着不碍事,可有些妃子为了显摆,十个手指都戴,那架势就跟个螃蟹似的,慈禧太后就特别喜欢戴护甲,据说她有上百副,天天换着戴,她的护甲都是特制的,有的上头还刻着经文,说是能保平安。 说到护甲的保养,那也是个精细活,金的要经常擦拭,银的要防氧化,玳瑁的得定期上油,要是镶嵌了宝石,更得小心伺候。所以每个得宠的妃子身边,都得有个专门负责护甲的宫女,这些宫女得心灵手巧,既要会保养,还得会佩戴。 要知道,戴护甲可是个技术活,戴得太紧手指会肿,戴得太松容易掉,要是把主子的护甲弄坏了,那可不是挨顿骂就能了事的。 护甲在宫里头还有个特殊用途,就是当赏赐,皇帝高兴了,赏妃子一副护甲;皇后过寿,赏命妇们护甲,这可比赏银子文雅多了。有时候护甲还能当信物,比如皇帝赏给某个大臣夫人一副护甲,那就是天大的面子,要是妃子把自己的护甲送给别人,那更是了不得的交情。 不过护甲也不是人人都能戴的,宫女就不能戴,除非是主子赏的,而且赏的护甲也不能太华丽,不然就是僭越,有个故事说,乾隆年间有个宫女偷偷戴了副金护甲,被发现了直接打发出宫,可见在等级森严的后宫,连戴个护甲都有这么多规矩。 现在咱们说说护甲的演变,最早的时候,护甲就是个实用工具,后来慢慢变成了装饰品,再后来就成了地位象征,到了清朝晚期,护甲越做越华丽,实用性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这也反映出一个现象:越是王朝末期,这些奢靡之风就越盛行,你看慈禧太后那会儿,护甲都玩出花来了,可国家却一天不如一天。 结语:小小一副护甲,背后藏着这么多故事。它既是装饰品,又是工具;既是身份象征,又是权力道具,从护甲的变化,我们能看到整个宫廷生活的缩影。 所以说啊,古代的这些老物件,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下次再看清宫剧的时候,不妨多留意留意那些妃子们的护甲,说不定能看出些门道来呢!
古代妃子戴的‘护甲’只是为了美吗?真实用途让人意想不到! 咱们看清宫剧的时候,经
绿杨阴里情丝绕
2025-04-26 18:14:11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