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车展采访了保时捷两位负责技术的董事会成员,Michael Steiner和Sajjad Khan,问了他们三个问题:
1. 欧美的电动车销量最近两年在下滑,在中国,50万以上的高端纯电动是卖不动的。这会如何影响保时捷在研发资源上的分配?
欧美电动化转型速度放缓,但中国没有,背后原因有很多。
其一,欧美减少了对电动汽车的激励政策,造成短期销量承压;
其二,在欧美,消费者使用电动车的用电成本与汽油几乎持平,电车没有显著优势。而在中国,情况则大相径庭。
尽管如此,我们相信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在中国、欧洲还是美国,电动车都将获得发展。
全球不同市场的需求对我们的产品战略产生了影响,我们动态地调整资源和资金,确保我们的内燃机车型以及混合动力车型持续更新,在世界各个市场中保持新鲜活力并紧跟时代步伐。
总体而言,我们保持三管齐下的驱动策略,在不同的驱动形式中都有所投入。
2. 在中国,越来越多人把电动车当成消费电子产品,但消费电子产品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难实现高溢价,就像Apple Watch永远也卖不出劳力士的价格一样,保时捷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和观点?
首先,保时捷的所有车型都是独树一帜的,我们标志性跑车的价值来自于品牌的历史传承,设计语言,还有巅峰性能,这些是我们定义保时捷最核心的要素。
在此之上,我们当然可以运用先进的电子科技、数字化技术来让保时捷有更现代化的诠释。
我们并不认为整车的性质会因为这些技术而发生根本性转变,核心的还是保时捷一以贯之的源于赛道的基因,品牌的精神和价值,这些是不会变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保时捷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快速消费的电子产品,每年都会有更新迭代,甚至速度一慢就会被淘汰。我们将会采取一切措施来打磨我们的标志性汽车,在保持其标志性的同时为其增添技术。
我们将从电子领域汲取技术和创意灵感,使汽车的日常实用性相较于当下更加出色。我们将保时捷的核心理念与新技术相结合,但仍将保留汽车的本质特性。
3. 保时捷相信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吗?你们有为此做怎样的准备吗?
我们相信全自动驾驶的时代未来总有一天会到来。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优秀企业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比如说中国的小马智行(Pony AI)和美国的Waymo在全自动驾驶方面已经做得很好。
我们相信全自动驾驶会实现,且这对于全人类社会来说都是积极的发展。在此之前仍然有很长的过渡期,这期间辅助驾驶依然会存在,甚至依然会有很多人愿意亲自驾驶、自己感受与汽车和路面的交互。通往全自动驾驶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迭代和技术积累,这也是保时捷目前正在做的。
之前提到“50万以上纯电车没有市场”的问题,我想做一些补充。保时捷成功的关键秘诀在于,我们不仅在造车,更是为车主实现梦想——保时捷是梦想驱动的品牌。
由此来看,如果始终成为消费者的梦想之车,保时捷一定会有溢价空间的,不管是纯电车型还是其他车型,如果可以始终保持机械的操纵感和驾驶乐趣,同时伴有辅助驾驶和先进的信息娱乐系统,整体像交响曲一样和谐运作,我们相信这样的产品会被消费者认可,也可以维持在豪华和超豪华的细分赛道。
不管市场怎么变,永远能够找到增长点,就是保时捷团队所有的工程师和管理者致力于去做的事。保时捷已有应对策略和战略思路去迎接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过去几年大家看到很多市场波动和变化,包括地缘政治方面的变化,但保时捷以深厚的战略韧性以及灵活的策略调整展现出了强大应对能力。所以我们对于未来依然充满了信心,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保时捷在未来依然是一个非凡的、了不起的品牌。
汽场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