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就在隔壁为何中国绕远买美国巴西大豆?中国不选俄罗斯大豆,关键在3点! 中国为啥不多买“隔壁老俄”的大豆,反而甘愿“绕半个地球”去美国、巴西搬货?乍一看像是走弯路,其实背后精得很,关键就在于——便宜、省心、还稳。 先说便宜这口气。你别看俄罗斯离中国近,按道理说“近水楼台先得豆”,但偏偏不是这么回事。 美国、巴西种大豆,那是大规模、全机械化的,几十万公顷的地一撒种,卫星导航加自动化收割,连老美农民都笑称自己是“坐着种地”的。所以他们的成本能压到每吨300美元以内。 可反观俄罗斯远东那边,很多地块还是传统种植,机械化水平差不多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人工多、效率低,种一吨豆子成本比人家贵20%。这账一算,中国还真不如多花点油钱去巴西、美国买划算。 再来就是运输这块“暗刀子”。俄罗斯虽然离得近,但运大豆靠铁路,一走就是几千公里,偏偏这铁路运费比海运还贵。 每吨比巴西海运贵上15美元。听着不多,但你把账一拉长,中国一年要买上千万吨大豆,这运费差额能堆出一座小金山。 像2023年光进口就超过9500万吨,多出来那15美元一吨,就是十几亿人民币白送给铁路系统当“小费”了。 相比之下,巴西港口一装船,直接跨洋到中国沿海港口,还能顺带拉点铁矿回来,一船多用,省到骨子里。 还有一点,别看不见——就是大豆的“稳定性”。大豆说到底是用来榨油和做饲料的,品质要稳才行。 美国、巴西这两家是老牌种豆户,几十年搞育种优化,蛋白含量基本锁死在34%-36%之间,榨油率高,还不容易出问题。 可俄罗斯这块就差点火候了,蛋白含量波动大,有时候能飙到38%,但有时候又掉到32%,一不小心买到“水货”,养殖场和食品厂都得挠头。 中国买这么多豆子,可不是图一时新鲜,是为了长远稳定供应,价格浮一点可以忍,品质起伏太大就得掂量了。 所以你看,中国这算盘打得不光响,还稳。大豆不光是粮食问题,更是战略物资,一头连着粮仓,一头拴着猪肉市场。 不是不信“邻居”,而是太了解现实。俄罗斯的豆子好是好,但一算账,不够划算也不够稳,咱宁愿走点远路,也得保证货好、价优、能长久。 这就像你下馆子,楼下那家虽然近,但上菜慢、味道飘忽不定,还贵点。你会不会宁愿走远两条街,去那家出品稳定、价格公道的?答案明摆着。所以,买大豆这事,不只是“地理距离”,更是“利益距离”,谁能让咱省心又省钱,谁就是最合适的“豆友”。
巴西总统凌晨晒出75亿美元采购单。他手里攥着的大豆颗粒饱满,泛着油光,旁边皱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