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列舰会被淘汰?因为说白了,战列舰简直是太鸡肋了,相当于花着航母的钱养着,一开炮就打出手枪的距离。 先看看战列舰的“老本行”——舰炮对轰。二战时战列舰主炮射程也就40公里左右,而现代反舰导弹射程普遍超过100公里。埃及用“冥河”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的战例,直接宣告了“巨舰大炮”时代的终结。 更讽刺的是,战列舰的装甲在导弹面前就像纸糊的——导弹专挑弹药库、动力舱这些要害打,一炮下去轻则瘫痪,重则沉没。而战列舰的防空火力,连二战时的轰炸机都拦不住,更别提现在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了。 再算笔经济账。日本“大和”号战列舰造价相当于3艘航母,美国“衣阿华”级改装一次就要三四亿美元,养一艘战列舰的钱能养活好几艘驱逐舰。而且战列舰吨位大、吃水深,全球能停靠的港口没几个,海外部署比登天还难。反观航母,虽然造价更高,但能搭载几十架舰载机,作战半径覆盖上千公里,性价比直接碾压。 现代海战玩的是“体系化”。航母战斗群有舰载机、驱逐舰、潜艇组成的多层防御网,而战列舰就是个“孤家寡人”。美国曾想给依阿华级配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编队,结果发现根本玩不转——人家驱逐舰能反潜、能防空、能反导,战列舰除了打炮啥都不会。更要命的是,现代战争讲究“超视距打击”,卫星、无人机、预警机组成的情报网,能让导弹在百公里外精准命中目标,战列舰的光学瞄准镜和雷达根本不够看。 战列舰的衰落,本质是战争形态的彻底变革。当年“大和”号被美军舰载机炸成筛子,就已经预示了未来——制空权决定制海权。现在的驱逐舰、护卫舰都能发射巡航导弹、反潜鱼雷,甚至搭载无人机,而战列舰的406毫米主炮连个海上钻井平台都打不准。美国最后一艘战列舰“密苏里”号退役时,水兵们开玩笑说:“这玩意儿唯一的用处就是当海上博物馆。” 不过话说回来,战列舰也不是一无是处。它的主炮威力至今仍是海上最强,美国曾考虑给它装战斧导弹“回炉重造”,但算来算去还是觉得不如驱逐舰划算。如今各国海军的主力舰都在追求“多面手”,既能防空又能反导,还能对地攻击,而战列舰这种“专精炮战”的老古董,自然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说到底,战列舰的淘汰是军事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像冷兵器时代的骑兵再勇猛,也扛不住机枪和坦克的碾压。现在的海战,拼的是信息化、立体化、精准化,而不是谁的炮管子更粗。那些还在怀念战列舰的人,不妨去看看现代驱逐舰的垂发系统——64单元、96单元的导弹发射井,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
为什么战列舰会被淘汰?因为说白了,战列舰简直是太鸡肋了,相当于花着航母的钱养着,
阿智通鉴
2025-04-27 09:30: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