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成绩还重要吗?2月27日老师骨折,三个月后重返课堂,长久的站立让老师身体不

秋水看伊人 2025-04-27 11:10:41

这一刻成绩还重要吗?2月27日老师骨折,三个月后重返课堂,长久的站立让老师身体不适,就在老师站不住的时候,最后一排的学生,搬着自己的凳子跑上了讲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那天,老师依然像平时一样站在讲台前,用尽全力为学生们讲解课程。 可是,这一切都不是那么轻松。 刚经历过三个月的骨折康复期,老师的身体依然没完全恢复,站得久了就会感到疼痛。 我们都知道,站讲台是教师的基本要求,而对于一位骨折刚恢复的老师来说,身体的不适感几乎让他每一节课都处于一种“极限状态”。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老师努力忍耐着自己的痛苦,不愿让学生们看到他脆弱的一面。 可是他的脸上,依旧写满了疲惫。就当他站不住的那一刻,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老师站在讲台前,眉头紧皱,一时间似乎无法再坚持下去。 就在这时,最后一排的学生默默地站起了身,跑到讲台前,把自己的凳子搬了上来。 这个动作轻而易举,却带着温暖的关怀,学生们用行动告诉老师:“您不需要再站着了,我们来帮助您。”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不是一个为了博取注意而做的行为,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与尊重。 在这个看似平凡的瞬间,我们看到了什么? 这不仅仅是一位学生的善意,更是一份对老师辛勤工作的尊敬。 这也是对“成绩”之外,更为重要的东西——人际关系、情感智力和道德素养的体现。 这一幕,让我不禁反思,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总是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把它当作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可是,今天这个小小的举动告诉我们,人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 一个人是否能够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是否能够在自己受苦时仍然为他人着想,才是真正的衡量标准。 这名学生或许成绩不是班级里的佼佼者,也许他的分数并没有让他成为学校的焦点人物。 但他在这个小小的举动中展现了极高的情商和道德水平。 这比任何一张成绩单都要来得有意义。 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知识,更多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一个有温度、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 我们常常说“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但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却是以成绩来衡量孩子的好坏。 学校、家长、社会各方面都在强调孩子的学术成就,可是我们是否忽略了孩子在面对他人时的态度,是否在无意中给了他们错误的价值观?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世界,如何尊重别人,如何为自己负责,而不是仅仅让他们成为一个会做题的机器。 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工具,帮助学生走向未来的桥梁。 但如果这些知识没有与良好的品德和情感智力相辅相成,那么它们就变得空洞,甚至可能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今天这位学生的举动,就让我感受到,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它不仅关心学生的智力发展,更关心学生的内心成长,培养他们成为具备同情心、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成年人。 有时我们会迷失在成绩单上,过度注重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那些真正能改变人生的品质。 在那个瞬间,当学生搬着凳子跑上讲台时,给老师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温暖。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它不只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温暖、有爱心、有责任的人。 成绩当然重要,但它不是衡量一个人真正价值的唯一标准。 真正让人难忘的,是那些不言而喻的善良与关怀,是那些能在人生低谷时伸出的援手,是那些能超越分数和名次的情感智慧。 教育,应该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知识的火种,还有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智慧。 所以,下一次,当我们再次谈论成绩时,也许我们可以多想一想,除了分数,我们还应该给学生们带去什么样的品质和价值观。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光明网重庆频道《2月27日(报道时间),河南一中学教师骨折三个月后重返课堂,后排学生默默搬来“暖心板凳”,网友:这一幕既温情又耀眼。》

0 阅读:281

评论列表

琳琳

琳琳

2
2025-04-27 11:41

你说的不对,老师有病,是可以坐着讲课的。另外学校人员紧张时,领导会催你上班,一同事胳膊骨折住院,被催着出院上课。

momo

momo

2
2025-04-27 23:35

教育德为先,智体其次,现实中刚好相反。

秋水看伊人

秋水看伊人

秋水看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