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客户的“白嫖经济学”真的玩不下去了。 广交会和义乌那边直接给印度客户打上了“全款”标签,这事儿挺值得支持的。 我们杭州团队去年做印度市场做了六百万美金的订单,卖的是化工产品,本来利润就被压得很低。 从生产到发货得三个月,眼看快交货了,运费突然涨了三四倍。 印度客户完全不管运费的事儿,就认准我们快生产完了,东西又是他们定制的,没法卖给别人,最后只能我们自己扛着。 这种情况下,这个订单基本就是白干了。 印度客户做生意特别讲究“白嫖经济学”。 比如要样品免费寄过去,然后找本地的仿制厂复制;尾款老是拖着不给,说质量有问题或者海关出状况;签合同时口头答应长期合作,但每次下单都重新压价;印度那边的法律执行力又差,法院打官司至少三五年才结案,跨国追款太难了。 跟印度客户打交道,必须得做到100%款到账才发货,不然宁可不做生意。 我之前在外企负责印度工厂采购管理的时候就懂他们的套路,他们永远别想超过中国,连追上我们都很难。
印度继续韬光养晦,我们不要的美国波音飞机,印度表示愿意接盘。不得不说,印度滑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