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俄罗斯的“死穴”就是中国。2022年俄乌冲突一爆发,西方就对俄罗斯火力全开,各种制裁手段齐上阵,又是限制能源出口,又是冻结资产,还到处拉人搞小团体,这架势,摆明了要把俄罗斯往绝路上逼。 这招以前对苏联挺管用,可西方万万没想到,这回碰上中国这个“变数”了。咱中国可没跟着瞎起哄,而是和俄罗斯踏踏实实地做起了生意。 西方制裁后,俄罗斯的油气出口瞬间遇阻,卢布暴跌,物价蹭蹭往上涨。中国二话不说,直接加大进口力度。 2022年从俄罗斯进口了8625万吨石油,“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每年稳稳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就这气量,够北京用十年呢! 咱还拉着印度、土耳其一起买低价的俄罗斯石油,结果俄罗斯能源收入不但没减少,反而涨了28%。 西方本想用能源掐住俄罗斯脖子,没想到中国成了俄罗斯油气的“出口大通道”,这招直接失效,简直打脸。 而当西方企业纷纷从俄罗斯撤资,中国企业瞅准机会就补上了。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销量一下子暴涨80%,小米、华为手机占据当地89%的市场,腾讯游戏每周能在俄罗斯进账42.5万美元。 这可不是靠行政命令强行推广,纯粹是中国货性价比高,俄罗斯老百姓乐意买单。 西方以为制裁能让俄罗斯市场“断粮”,结果中国企业把空缺填得满满当当,当地人生活一点没受影响,西方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这脸打得“啪啪”响。 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俄罗斯的农产品、能源不断运往中国,中国的汽车、家电、电子产品也大量进入俄罗斯,双方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还有个关键的,俄罗斯卖能源给中国,现在越来越多直接用人民币结算,比例从4%涨到了48%,完美避开了西方的货币制裁。中国高铁还参与莫斯科的基建,合作实实在在落地,这波操作太秀了。 西方总说“俄罗斯的命门在中国手里”,觉得咱们能拿捏俄罗斯,这想法太离谱了。中俄合作说白了就是各取所需,谁也不依赖谁。 中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俄罗斯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和工业产品。西方想逼两国“二选一”,结果反倒让中俄关系更铁了,一起打破了制裁困局。 比如西方制裁越狠,俄罗斯就越把能源卖给中国,中国市场成了俄罗斯经济的“缓冲带”;中国多买俄罗斯能源,能源安全也多了一份保障,双方都美滋滋。 西方的问题就出在“零和思维”上,总觉得国与国之间不是你赢就是我输。但中俄合作明摆着是双赢,你有资源我有市场,你缺产品我有产能,实实在在做生意,谁也不占谁便宜。 西方越折腾,中俄合作越紧密,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俄罗斯没被打垮,中国市场还越来越大,西方企业反而少了赚钱机会,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现实摆在眼前,靠制裁孤立别人根本行不通,只会让被制裁的双方关系更铁。国与国之间,合作才能双赢,搞对抗只能两败俱伤。 西方要是一直不明白这个道理,早晚还得在老路上栽跟头。而中俄通过实实在在的合作,早就给世界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伙伴关系,这才是大国风范!
俄罗斯此次的态度转变,可谓迅雷不及掩耳。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鲁坚科发表强硬声明:
【56评论】【10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