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警告见效,美日会谈前夕,日本突然倒戈,特朗普围华计划破产

萱萱聊国际 2025-04-28 10:15:09

最近,特朗普发现关税大棒对中国没用,于是又想了一个损招:通过贸易施压,把中国挤出全球供应链。按照他的剧本,各国应该乖乖听话,用“抵制中国”来换取“降低关税”。可惜这个计划的第一关就没有闯过去,还在自己最忠心的爪牙面前丢了大脸。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多位现任及前任日本政府官员透露,日本不会加入美国“反华经济同盟”,不会为了迎合美国而牺牲对华经贸关系。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特朗普政府试图将关税豁免作为诱饵,要求其他国家减少与中国贸易往来,显然日本是美国寄予厚望的国家,毕竟它是美国最忠诚的爪牙。但日本官员表示,一旦美国提出具体要求,日本将“优先考虑自身利益”。 除此之外,日本已经向中国释放信号,在芯片出口和半导体限制问题上,日本的立场与美国并不完全一致。这意味着,即便美国施压,日本也不会完全跟随其对华技术封锁政策。东京大学政治学教授内山融直言:“如果日本与中美两国的贸易都出现下滑,这对日本而言会非常非常糟糕。”日本商界更是强烈反对任何“放弃中国市场”的提议。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其实很简单:先挥舞关税大棒,再提出条件,要么开放市场,要么减少对华贸易。在这次贸易战的“指导大纲”《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一文中,斯蒂芬·米兰很乐观地估计,通过经济压力将很容易迫使对手让步,主动配合美国的战略目标。但问题在于,他和特朗普都高估了美国的重要性,全球经济早已不是美国一家独大的时代,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日本、欧盟等国家的重要性远超美国想象。

中国商务部早就警告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中方有决心有能力维护自身权益。”这不是空话,过去几年,中国已经证明,不管是谁,只要伤害了中方的利益,中方都会报复回去,莫里森时代的澳大利亚就是一个例子。无论是关税反制,还是产业链调整,中国都有足够的应对手段。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让许多国家无法割舍。日本企业在中国拥有庞大的供应链和消费市场,如果被迫选边站,损失将远超美国的关税威胁。 所以日本这次倒戈,不是石破茂强硬,而是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性,让他不得不强硬起来。日本这次忤逆华盛顿的决定,有三大前提:首先是经济利益至上,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日本汽车、电子、半导体等行业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美国根本无法提供替代选项;其次是产业链深度绑定,日本企业在中国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如果被迫撤出,损失将高达数万亿日元;第三是美国信誉破产,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让盟友寒心。他不仅要求日本开放农业市场,还威胁提高汽车关税,甚至要求日本增加驻日美军费用分摊比例。这种“敲竹杠”式谈判,让日本彻底看清了美国的真实意图。此外,中国的外交施压也起了作用,日本政府显然意识到,盲目跟随美国只会损害自身利益——在这三大前提下,中国商务部的警告,就显得分量十足,石破茂也自然而然将中方的警告听了进去。

而从客观上说,日本的倒戈,对特朗普的围华计划造成了直接打击。日本是亚洲最重要的美国盟友之一,如果连日本都不配合,其他国家更不会轻易站队。这意味着特朗普的“经济围堵中国”战略已经失败了一半。 美国原计划调整全球供应链,借助盟友的力量,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的计划,行不通了,中国仍是不可替代的制造中心。 与此同时,美国自身经济受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通胀上升,如果更多国家反抗,美国的贸易霸凌只会自食恶果。 这个局面会出现吗?肯定会。有三个原因:其一,全球经济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美国不再是唯一的经济霸主,中国、欧盟、东盟等经济体都有足够的影响力抵抗美国的单边主义。其二,全球供应链经过几十年发展,早已深度融合。美国试图用行政手段强行改变市场规律,注定徒劳无功。其三,日本、欧盟等国家已经看清,美国的“盟友”身份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让它们牺牲自身利益为美国的霸权体系买单,以前跟着美国可以喝汤,现在跟着美国还要自己割肉,谁愿意?

特朗普的贸易战策略,本质上是想用20世纪的手段解决21世纪的问题。可惜,世界已经变了。日本的反抗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更多国家拒绝配合美国的胁迫,特朗普的“围堵中国”计划只会加速破产。 未来的全球贸易格局,不会由美国的关税大棒决定,而是由市场规律决定。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和耐心等待这场博弈的最终结局。特朗普或许该好好想想,为什么连最忠诚的小弟都不再听话了。

0 阅读:95

猜你喜欢

萱萱聊国际

萱萱聊国际

爱国之心, 永挚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