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坦诚相告:参与了许多见不得光的事。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在接受英国天空新闻采访时,表示巴基斯坦有过三十多年一直在给美国和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干脏活”,这段经历让巴基斯坦付出了沉重代价。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4月22日发生了游客枪击事件,几十人死伤,印度没有经过调查就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巴基斯坦。 在国际社会纷纷劝和呼吁冷静的时候,美国却意外地发声支持印度,还公开强调印度有权自卫。 更让巴基斯坦心寒的是,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时,提出了一揽子军事合作计划。 美国在处理国际冲突时,一直奉行“双重标准”。
对自己有利的,就算没证据也可以随便定罪;只要是自己盟友的需要,就能无视真相,助推局势恶化。 在很多地区,美国用的就是这种挑拨矛盾、分而治之的老办法。 过去巴基斯坦跟西方国家合作,是迫不得已的。 冷战期间,美国为了遏制苏联,需要在阿富汗打代理人战争,于是大力支持了大量极端武装。
巴基斯坦当时迫于地缘政治的压力,只能充当中转和协助角色。 而那些曾经得到扶持的武装组织,后来很多被列为恐怖分子名单,成了西方舆论口中的“罪恶之源”。 阿西夫的话,相当于在国际媒体前,把这条隐秘的操作链完整地挑了出来。 他说:“过去这些年,我们为了美国的利益参与了太多见不得光的事。现在,他们却像从没认识过我们一样,反手就支持印度。”
巴基斯坦这番“自曝”,无疑是对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一次公开警告。 也表明了:巴基斯坦不会再心甘情愿地当“白手套”。 当初美国为了打赢冷战,不惜在全球扶持代理人势力,巴基斯坦也因此深陷其中。 苏联解体后,巴基斯坦反而成为了恐怖主义泛滥的替罪羊。
更可悲的是,当印巴矛盾激化之际,美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持印度。 这让巴基斯坦高层彻底认清了所谓国际正义,不过是强者利益的伪装。 阿西夫在采访中还特意点明,印巴冲突背后的复杂结构。 南亚地区恐怖势力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当地社会矛盾外,还有外部势力的深度操纵。
有些恐怖分子能在多个国家之间自由出入,是因为有国际力量在默许。 这些势力在特定时刻,被拿来搅乱局势,打击竞争对手,成为一张可以随时使用的“黑牌”。 在这场大棋局中,巴基斯坦不过是被推上牌桌的小角色。 阿西夫的这番讲话,也透露出一个信号:未来的巴基斯坦,不会再被随便利用,也不会再为西方利益卖命。
如果美国还幻想用过去那套手法来操控巴基斯坦,恐怕是行不通的。 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巴基斯坦也不会独自承担全部压力。 随着全球格局变化,中巴关系不断深化,俄罗斯也在向南亚发出和平呼吁,巴基斯坦的外交路线正在悄然调整。 从4月以来一连串动作看,巴基斯坦政府正在尝试打破以往对西方的单一依赖,探索更加多元和独立的发展路径。 靠当别人棋子活不下去,只有掌握主动,才能换来真正的尊严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