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运20直达邻国,走下大批解放军,得知此事的美方,彻底破防了

国际瞭望塔台 2025-04-30 14:37:23

一架运-20直飞邻国越南,美方似乎曾试图对此进行干涉,却最终被越方无视。此次运-20飞抵越南,为何会引起美国关注?对于被越方“无视”的事实,美方可能会作何反应?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乘坐运-20直飞越南,参加纪念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庆典活动。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对于此事颇为关注,不仅禁止美国官员参加该纪念活动,据越南媒体报道,美方似乎还试图向越方施压,要求其“不得对中国给出超规格安排”,并遭到了无视。 对于美方为何对此表现得如此“破防”,美国媒体《纽约时报》报道称,美方一直致力于达成所谓的“美越和解”,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来“对抗”中国。 美军曾经在越南犯下可怕的战争罪行,其投放的“橙剂”等落叶剂至今仍在对部分越南人构成死亡威胁,还有大量美军埋设的炸弹、地雷,需要花费难以想象的时间去清理。 雪上加霜的时,在美方的努力拉拢之下,美越关系本已出现了缓和升温的迹象,但特朗普上台后的一记关税大棒,顿时让越南方面看清了美国的本质。 特朗普政府对越南的关税政策与“战略伙伴关系”承诺形成鲜明对比,高额关税暴露了美国“机会主义”本质——将越南视为地缘“棋子”而非平等伙伴,越南已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可能引发更大的经济风险。 相比之下,中国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稳步提升,让越南政府清醒认识到,与中国的合作是维持经济稳定的基石。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南方面欢迎中方参与阅兵,本质是向国际社会传递“战略自主”的信号,这种选择既是对美国“单边胁迫”的反抗,也是对“多边主义”的实践。

尤其是在越南南方解放50周年,这个是其独立史上的重要节点,中国当年为越南“抗美援越”提供了关键支持,而美国则是历史加害者,这可能也是美方如此“破防”的关键之一。 其实哪怕从最客观的角度来看,越南方面也并没有“偏向”任何一方,长期采取“多边平衡”外交,中国提供的基础设施投资(如铁路、港口)、技术合作(5G、新能源)等实际利益,远比美国“空洞的战略承诺”更具吸引力。 不久前,在美国推行全球关税政策时,越南方面作为第一批向美国“服软”的国家,受到了互联网上不少“冷嘲热讽”。 但实际上,越南对美出口集中在纺织、电子产品等领域,美国本土产业早已丧失竞争力,高额关税既损害了美国消费者利益(如电子产品价格上涨),也促使越南加速转向中国、欧盟等市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通过和美国“硬刚到底”,使得美方下不来台,不仅让美国陆续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如芯片)表现出让步,还希望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协商”。 可见,与美方的无理行为据理力争,反而会收到美方的“尊重”,哪怕只要保持观望,也可以延缓美国施压全球的效果,只有第一时间选择向美“服软”,无法换来美国的善意,反而可能被视作“软弱”。 如果说,和美国合作能带来的只有教训和损失,那么和中国合作的好处也不言自明,通过“一带一路”倡议、RCEP等机制,越方收获了宝贵的经济合作框架。 而美国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若继续以“霸权逻辑”施压,将加速盟友的疏离,最终走上被美国“吃干抹净”的道路。 在美国持续施压的背景下,中方却通过展示“朋友圈”的深度,向美方释放出明确的信号。 除了越南的这场纪念仪式之外,中方还与另一场盛会有约:参加纪念苏联人民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胜利80周年阅兵式庆祝活动。 这充分说明,美方想要介入亚太的难度,是远超想象的,通过多年努力,中方与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地区的国家建立了高度的互信,越南的案例显示,美国若试图孤立中国,反而会加速这些国家的“远离”。 中国所倡导的合作模式,与美国“小圈子”外交(如奥库斯联盟)形成对比,足以凸显中国模式的包容性。 尤其是对于中小国家来说,看到了一种宝贵的可能:若能在经济合作与地缘平衡间找到支点,完全可能打破美国的单边制裁,中国通过提供“非政治化”合作选项,为他国提供了“第三条道路”。 此外,当前正在东南亚、中亚等地区逐渐形成“多极互动”格局,以及越南的外交选择,都充分证明了,国家可以凭借自身利益选择合作伙伴,而非被迫“选边站”。 对于美国来说,这同样是一个认清自身局限性的机会,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美国已无法通过单边制裁实现战略目标,其对越南的“教训”将促使更多国家效仿中国模式。 美方若不能就此“迷途知返”,调整“零和思维”,不仅无法重建其“霸权地位”,反而会导致其影响力加速流失。 而对于广大中小国家来说,越南的抉择则证明了一个事实——在全球化时代,唯有拒绝被“工具化”,坚持基于实力与利益的外交,才能在大国博弈中守护自身权益。

0 阅读:61
国际瞭望塔台

国际瞭望塔台

站在塔台之上,俯瞰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