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现在就是无为而治,之前面对美国48%的高关税,老挝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举动,表示需要看看情况再说。不过最终跟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一样,暂缓90天,关税增加了10%。其实等于是有惊无险。也就是说,别人担心了半天,最终有中国在前面顶着扛雷,其他中小国家,反而得到了喘息之机。 老挝的淡定源于对自身定位的清醒认知,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其经济命脉系于邻国而非万里之外的美国。 2024年中老贸易额达82.31亿美元,占老挝外贸总额的半壁江山,而老挝对美贸易额仅为对华顺差的零头,这种“中国占大头,邻国分小头”的贸易结构,让美国的关税威胁显得有些滑稽。 而且,老挝的经济模式本身就简单粗暴,农业占GDP的25%,矿产出口贡献了30%的外汇,其中钾盐矿90%销往中国。 这些资源型产品本就缺乏替代品,即便加税也难以撼动中国市场的需求,至于转口贸易,老挝的物流能力在中老铁路通车后已脱胎换骨,从昆明到万象的货运时间从3天压缩至10小时,年货运量突破5600万吨,直接辐射泰国、新加坡等18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想通过关税切断供应链?抱歉,老挝的“朋友圈”早已不局限于西方! 当然,老挝的躺平并非孤立无援,中国不仅是最大贸易伙伴,更通过RCEP和ACFTA 3.0版谈判为其筑起贸易壁垒。 2024年中老贸易顺差达8.8亿美元,超过老挝与美国的贸易总额,这种中国输血模式让老挝有底气对美国说“不”! 而东盟的集体声援更让美国投鼠忌器,4月10日东盟经济部长会议联合声明,直言美国关税政策扰乱区域贸易,并呼吁通过WTO对抗单边主义。 邻国的实际支持同样关键,越南对老挝投资55亿美元,泰国每年从老挝进口3000兆瓦电力,这种深度绑定让老挝在区域供应链中不可或缺。 即便美国加税,老挝的农产品仍能通过越南港口转口,矿产可经泰国铁路南下,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格局,让美国的关税大棒如同打在棉花上。 老挝用行动证明,小国也能通过区域合作打破美元体系,当美国在贸易战中挥舞大棒时,老挝用“躺平”化解了危机,用邻国合作替代了霸权依赖。
中国奉陪到底,特朗普黔驴技穷,性格大变,说话开始讲道理了!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