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本该温馨的满月宴,却因为孩子姓氏问题闹得不欢而散。”浙江温州,女子张某与丈夫李某婚后约定,第一胎不论男女跟母姓,第二胎跟父姓。没想到第一胎生了个儿子跟母姓张,一年后二胎生了个女儿跟父姓李。这个安排却让公公李大爷难以接受,认为大孙子跟母姓是断了老李家的香火。在二孙女的满月宴上,李大爷当众要求给大孙子改姓,遭到儿媳拒绝后,一怒之下扇了儿媳一巴掌。这一巴掌不仅打碎了婆媳关系,还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据4月28日半岛晨报报道,一对年轻夫妻因为给孩子起姓的问题,在二女儿满月酒宴上公公竟然当众打了儿媳一巴掌。 事情要从五年前说起。张某是个独生女,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结婚前,她就跟男友李某商量好了,将来生孩子的事。 张某说:我是独生女,我父母就我一个孩子,我希望将来我们的第一个孩子能跟我姓,第二个孩子跟你姓,这样两边都有传承。 李某觉得这个想法挺好,当即就答应了。但这事,他们谁都没跟长辈提前通气。 婚后不久,张某就怀孕了。产检发现是个男孩时,公婆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但等到孩子出生上户口,他们才知道大孙子要跟母姓。这下可把公公李大爷气坏了,但碍于儿子儿媳都同意了,他也不好说什么。 李大爷心想,要是再生个男孩跟李姓,那也能平衡一下。可等了一年多,二胎生下来是个女孩。按照约定,女儿跟了父姓。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定了,谁知在二宝满月宴上,李大爷喝了几杯酒,坐不住了。 他站起来指着儿媳妇说:你这是存心要断我们李家的根!大孙子跟你姓,二胎又是个丫头片子,这不是让我们老李家断子绝孙吗? 张某也不示弱:爸,这是我和您儿子商量好的。再说您还有个大儿子呢,怎么就断子绝孙了? 这话更是捅了马蜂窝。李大爷气得脸通红:你少提他!他的事跟你无关。今天这事必须说清楚,大孙子必须改姓李! 张某据理力争:当初是你儿子同意的,现在孩子都两岁了,凭什么改?再说了,姓张姓李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区别? 李大爷气得浑身发抖:你懂什么!祖宗传下来的姓氏,岂是儿戏?大孙子不姓李,我们老两口以后怎么面对列祖列宗? 眼看着双方谁也不让步,场面越来越僵。李大爷一个没忍住,抬手就给了儿媳一巴掌。 张某捂着脸,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她指着李大爷说:我长这么大,我爸妈都没打过我,你凭什么打我? 这一巴掌不仅打在张某脸上,更是打在了所有人的心上。满月宴变成了叫骂声一片,有劝架的,有指责的,场面一度失控。 那么,这件事到底谁对谁错呢? 虽然这是发生在家庭内部,但公公的行为已超出了家庭纠纷的范畴。 二、关于子女姓氏的合法性: 《民法典》第1015条明确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有特殊原因的可以在父母姓氏之外选取姓氏。 这说明法律并未强制规定子女必须随父姓。 《民法典》第1059条还规定了夫妻双方对子女有平等的监护权,这包括为子女决定姓氏的权利。 张某与丈夫通过协商约定大儿子随母姓、二女儿随父姓的做法完全符合法律规定。 三、公公强制要求改变孩辈姓氏的行为是否有法律依据呢? 根据《民法典》第1058条规定,只有父母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有权决定子女的姓氏。 公公作为隔代亲属,无权强制要求更改孩子姓氏。其行为已经超出了法定权限。 《民法典》第1041条规定:父母应当尊重子女的权利,保护子女的合法权益,按照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教育、抚养子女。禁止歧视子女。 四、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扰乱公共场所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公公在满月宴上的过激行为,已经构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考虑到家庭和谐,最后通过民警的调解,李大爷也知道自己理亏,当众向儿媳道了歉。 即便达成和解,也不意味着可以改变子女的姓氏。因为这属于父母双方协商一致的决定,受法律保护,任何第三方都无权干涉。 老一辈的观念确实根深蒂固,但新时代也要与时俱进。孩子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和和睦睦。毕竟血浓于水,姓氏只是符号,亲情才是永恒。
“一场本该温馨的满月宴,却因为孩子姓氏问题闹得不欢而散。”浙江温州,女子张某与丈
花开富贵有余
2025-04-29 12:00:04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