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这番话,简直说到了心坎里!“中国正在准备战争,不是中国想要战争,而是中国知道,要想避免战争,就要做好战争准备。” 这不是外交辞令,是绕不过去的军事现实。 中美正面碰撞越来越频,台湾、南海、关岛,每一处都在试探边界。 和平不是对方赏的,靠的是让对方知道,一动就会付出代价。 2025年中国军费1.78万亿,占GDP比重1.3%,看着温和,实际战斗力不是数字比出来的。 美方烧掉3.3万亿美元,装备换代速度反倒落后。 解放军武器系统,迭代速度超美军1.8倍,东风系列导弹,更新周期只要3年。 福建舰下水、004型核动力航母提速,双航母时代已经开场。 东风-21D/26不是吓人的模型。 覆盖第一岛链是基本操作,鹰击-21高超导弹设计目的就一个:宙斯盾挡不住。 防空系统再强,也压不住高超音速+末端机动。 055大驱也不是靠吨位撑门面的,双波段雷达+北斗指引,打的不是一发,是体系。 弹药后边是真家伙,2024年东风-41洲际导弹试射成功,从中国内陆打纽约用不了半小时。 核弹头数量不比美国多,但400枚足够建一条防越线红线。 最低威慑线,是故意画出来给人看的,真碰着事,这线会往上提。 美军看得清这张牌,可又舍不下台湾。 2025年,美国对台军售240亿美元,弹簧刀无人机、爱国者-3都送到了岛上。 嘴上说“防御”,行动是“封锁支点部署”。 关岛扩建、B-21挂弹常驻,架势摆得很满,问题出在两头——亚太推不动,中东抽不回。 8860亿军费预算里,哪一分花得起浪费?中美开火,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不是幻想,是沙盘里真推过的演算。 战争这事,赔本买卖没人想做,2025年全球经济,还在疫情余震里喘气,中美贸易体量占全球25%。 真打,不止中美两败俱伤,全世界都得接盘,谁敢摁下启动键,先看一眼汇率和石油期货。 可就是在这局里,主动权却悄悄向中国倾斜了。 军事准备讲究不声不响,2025年歼-35舰载机开始量产,轰-20试飞完成,电磁轨道炮实验进展曝光。 是为了在敌方“决策点”之前形成压迫感。 北斗导航已不是纯卫星定位,是作战节点整合中枢,反卫星能力,连美军太空司令部都“默认”。 说到底,战略要看历史里怎么走过来的,1962中印边境战争,1979对越反击战,都是被动应战但决不示弱。 金门炮战打得克制,只打蒋舰不碰美舰,分寸拿捏极死。 历史写过的路,今天照样用得上。 战略博弈不能靠高声喧哗,要靠节奏和定力,美军“堤丰”系统部署,第一岛链,中国就逼近关岛演训。 中俄联合军演频率翻倍,东盟国家集体“中立”,不选边站,等局势定下来再表态。 193个联合国会员国,181个承认一个中国,话说得少,但队站得明。 技术差距窗口在收缩。中国对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的投资已超美30%,2030年并跑预期不是目标,是排程。 硬件补差,软件领跑,军事科技正在形成“去美依赖链”。 讲究独立自主,不为别的,打仗时别人给开关钥匙,啥也不是。 局面不稳,但动作不能乱,风险来自台湾的躁动,有人动作越来越明目张胆。 美军不惜用中导系统,构建岛链防线,试图把台海变成“雷区”,反过来看,这也意味着,中方每次反制都有依据,不是出于意气,是出于准备。 经济是另一条线,RCEP框架下,东盟和中国贸易额占外贸比重已经过30%,供应链绑定,外交就有缓冲。 动手容易,脱钩难得很,哪怕军舰对峙,货轮还在走。 过去十年,是以退让换空间;现在十年,是以强势稳局面。 军事压强和外交稳压两头发力,战略主动权得靠实力撑,杨荣文不是中国人,但话说得明:“不备战,就会战;敢备战,才能止战。”
为什么中国的096核潜艇会让美军感到畏惧?其实说白了,是因为096不仅追上了美军
【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