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美军隐身轰炸机的,不是东风导弹,而是特朗普

国际新鲜事短波 2025-04-27 14:10:44

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中美冲突,五角大楼可谓费尽心思的准备。但让其没想到的是,特朗普一个举动,却让美军的胜算不止降了一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B21成本飙升,项目岌岌可危 据美媒报道,B-21战略轰炸机项目,正被特朗普一步步推到悬崖边缘。这款轰炸机,寄托着美国对华军事威慑的重要使命,如今却面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的问题。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承担着这个庞大项目的研制,但最近的巨额亏损让他们有点撑不住了。

事情为什么会如此糟糕?除了技术工艺的改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原材料价格飙升。据估计,目前B-21项目上的亏损可能已经突破20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令人震惊。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早在2023年就发出警告,指出B-21项目将可能面临数十亿美元的亏损,如今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B-21项目被困在了一个难以摆脱的财务困境中。换句话说,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没有削弱中国,反而削弱了美军的战力。某种程度来说,也是给中国帮了个忙? 2.中国的反制,再砍B-21项目一刀 B-21隐形轰炸机的开发对中国矿产有着极高的依赖。钕、镨、镝、铽等,堪称是制造高性能磁铁和雷达系统的“魔法材料”。钛、钨和铌这样的金属,则能为飞机提供强大的结构强度、耐热性和隐身性能。

但随着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中国宣布对包括钐、钆、铽、镝在内的多种中重稀土元素实行出口管制。再加上如今的关税政策,关键原材料的价格不仅飞速飙升,更出现了“有钱也买不到”的情况。即便美国在技术上遥遥领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来说,他们现在面对的,已经不仅是生产的挑战,而是整个供应链系统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的脆弱。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不仅会使项目成本失控,还可能严重影响B-21的量产计划,甚至让美国空军的现代化进程裹足不前。这对于美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3.在可能的中美冲突中,B21被寄予厚望 B21项目岌岌可危,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作为美国空军备受期待的一种新型武器,B-21肩负着破除中国综合防空体系的重任。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战场对战略性武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空中和导弹防御网络,美军意识到传统轰炸机已经难以担此重任。于是B-21应运而生,它不再局限于过去远距离投射战略威慑,而是演变为一种可以执行多样任务的节点作战平台。

B-21沿用了飞翼设计,但在隐身能力、航电系统以及任务适应能力上进行了升级换代。数字化特性使其能够持续获取战场态势,为后续攻坚力量提供实时作战导引,这让B-21具备了在敌方雷达覆盖下进行深度打击的潜力。 然而,再强大的设计对上政治经济漩涡都无能为力。有时候,困扰先进武器发展的并非技术瓶颈,而是国与国博弈下崩塌的供给链和飙升的项目成本。对B-21而言,还没与解放军较量就遇上了大麻烦,一切幻想都将是一场空。 4.B21“不行了”,解放军手段却越来越完善了 别说B21项目陷入了困境,即便是没有,解放军也有的是手段应对。 此前,中国军工研发了YLC-8E反隐身雷达。它采用了全数字有源相控阵系统,配合其巨大的天线阵面和大功率TR组件,能够有效地识别和追踪隐身战机。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雷达曾在珠海航展上亮相,按照惯例来说,或许解放军手里已经有了更先进的装备。 雷达先一步发现,防空导弹、歼20等先机战机拦截,是最常规的操作。除了这些,解放军还有多种战术手段。比如,在作战中直接摧毁B-21所在的机场。

B-21即便再先进,也不可能从家门口一路飞到中国来搞事情。如果要对中国实施攻击,它必须从中国周边的基地起飞。而这些机场,有很多都在中国东风导弹的射程之内,譬如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和印度洋中部的迭戈加西亚空军基地。东风导弹打击敌方基地,将极大限制B-21的活动空间,让它的作战能力大大折扣。 通过先进的反隐身雷达、强大的导弹系统,以及自主研发的隐身轰炸机,中国已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防御与进攻体系。这也给某些国家敲响了警钟,真敢挑事,就要做好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

0 阅读:132

评论列表

用户43xxx81

用户43xxx81

1
2025-04-27 23:40

猜你喜欢

国际新鲜事短波

国际新鲜事短波

短波传递国际新鲜事,简洁明了,让您快速获取全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