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国驻瑞典大使耿飚遭到瑞典军官的轻视“你带过多少兵?”谁知耿飚轻飘飘说了一句,瑞典官员立刻肃然起敬。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初,一纸调令打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的宁静,时任兵团副司令员的耿飚接到了一份令他困惑的命令:调任外交部工作,这位从13岁就投身革命、随军参加长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的将领,一时难以理解这突如其来的任命,当他向兵团司令员杨得志表达疑虑时,得到的回答意味深长:"枪杆子重要,搞外交同样重要,这是为了大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外交战线急需得力人才,周恩来总理亲自向耿飚解释了这一任命的深意,原来,耿飚在抗日战争期间曾经完成过一项特殊任务:护送一支美军观察组从延安前往抗日前线,在这次任务中,他表现出的沉稳大气、不卑不亢的态度,以及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展现出的独特才能,都被中央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为了胜任这一崭新的角色,耿飚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密集外交培训,从穿着打扮到外交礼仪,从国际形势到西方文化,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开始了另一种形式的"训练",临行前,毛主席的一句玩笑话道出了对他的信任:"将军大使选得好,好在你们可靠,"这句话背后,是国家领导人对军人特质的高度认可:忠诚可靠、令行禁止、敢于担当。 作为新中国向西方派出的第一位大使,耿飚的首个重要任务是向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递交国书,面对这位93岁高龄的北欧君主,耿飚展现出了军人特有的挺拔身姿,又不失东方礼仪的谦和有礼,这次会见的成功,为中国与瑞典的外交关系开启了良好开端。 1950年10月1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耿飚在斯德哥尔摩大旅馆举办了一场规格极高的国庆招待会,这是新中国驻外使馆首次举办如此规模的外交活动,耿飚对每个细节都严格把控,力求展现新中国的大国风范,当晚,不仅瑞典政要云集,其他北欧国家的代表也应邀出席,在这场外交场合,耿飚展现出的从容与优雅赢得了与会者的普遍赞誉。 然而,一位曾担任瑞典皇家海军司令的军官对这位东方来的"将军大使"颇有微词,当被问及曾经指挥过多少兵力时,耿飚平静地回答:"第19兵团,三个军,大约十几万人,"这个数字让在场的西方军事人士震惊不已,因为当时整个瑞典的军队总数也不过几万人,耿飚的回答既不夸大其词,又展现了实力,这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正是外交智慧的体现。 恰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西方媒体对中国多有不实报道,作为军人出身的外交官,耿飚深知战争的残酷,更懂得和平的可贵,他主动约见瑞典外交部长,用详实的证据阐明中国出兵朝鲜的正当性,展示了美军在战场上的暴行记录,这种直面问题、以理服人的做法,既保持了军人的凛然正气,又体现了外交官应有的理性与智慧。 信息来源:党史博采——《耿飚:在阿尔巴尼亚问题上敢于谏言,被毛主席称赞为敢说真话的好大使,我军历史上唯一的无军衔国防部长》
德国警告俄罗斯大使一个令人愤怒的消息传来,德国竟然警告俄
【52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