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美国的一架F-14战机在演习中坠海,不料战机却被苏联渔船用渔网偷偷拖

戴梦维沐沐 2025-04-29 23:43:32

1976年,美国的一架F-14战机在演习中坠海,不料战机却被苏联渔船用渔网偷偷拖走,随即美国派出潜艇对渔船展开了追击。 1976年9月的北大西洋上空,气氛异常紧张。一场原本平静的北约军事演习,因一架战机的坠落而演变成美苏两国间的水下棋局。谁能想到,在苏格兰斯卡帕湾西北160公里的海域,美国肯尼迪号航母参加"协作76"军演时发生的一起意外,竟会让美军的鱼雷上膛,两大海上力量在公海上剑拔弩张。 这场争夺的核心,是当时美国引以为傲的F-14"雄猫"战斗机。这款双发双垂尾可变上单翼设计的战机,最大起飞重量达33.72吨,飞行距离可达2570公里,在当时世界上众多战机中速度堪称一流。更关键的是,它搭载了"不死鸟"导弹——这种导弹射程可达150公里,能同时攻击六个目标,是美军的尖端武器。 9月14日那天,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科西奇正常起飞前检查了飞机各项性能,一切正常。然而,灾难在他起飞准备完成后突然降临——飞机发动机出现故障,毫无征兆地增加到最大功率。科西奇立即检查油门,发现油门与发动机状态严重不符,他一身冷汗。尽管他立即尝试刹车,但飞机已经完全失控,继续按原轨迹滑行,甚至撞伤一人并与其他飞机相撞。最终,在美军指挥部的命令下,科西奇被迫启动弹射装置逃生,而价值连城的F-14则坠入了冰冷的深海。 美国人没想到的是,一艘苏联巡洋舰恰好在这片海域,亲眼目睹了F-14坠海全过程。这个意外"礼物"让苏联人兴奋不已——若能将这架装载最新技术的战机打捞回国,对苏联军事发展将是巨大推动。苏联指挥官立即记录下坠机位置,联系了距离400公里处的一支渔船队赶来打捞。 当美军意识到事态严重性后,迅速派出P-3C巡逻机在海域巡查,并派出一名中将亲自指挥打捞行动。他们与弗吉尼亚州的西沃德公司火速签订打捞合同,同时租用挪威的"建造者"号打捞船,为其安装声呐探测设备。 经过测算,F-14已沉至约600米深处,打捞难度极大。美军连续几天用声呐扫描海底,却毫无收获,这让他们心生疑虑——难道飞机已被苏联人捷足先登?直到第十天,他们才在深海中扫描到一个疑似残骸的物体。美军满怀希望返回港口补给,准备正式打捞,然而当他们再次回到现场时,飞机却诡异地消失了。 当F-14的踪迹再次变得扑朔迷离时,美国海军意识到了苏联人的手笔。原来,趁着美军短暂撤离补给的空隙,苏联渔船已经展开了行动。他们用特制的深海渔网,将沉没的战机像包粽子一样裹住,试图沿着海底拖行。然而,他们显然低估了这架战机的重量——F-14那超过18吨的机身在水下依然十分沉重,导致打捞行动只取得了部分成功。苏联人虽未能完整打捞战机,但成功收集了一些关键残骸,并导致战机位置发生了偏移。 面对这一情况,美军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大胆建议:动用海军绝密潜艇"内尔温号NR-1"。这艘核动力潜艇是美军的秘密武器,能够长时间在深海中执行任务。但在派出这艘宝贵资产前,美军必须先清除周围虎视眈眈的苏联舰队。为此,美军派出了"蝙蝠鱼"号攻击型潜艇对苏联船只进行驱逐。 苏联人当然不会轻易放弃。他们非但没有撤退,反而集结了一支规模可观的水面舰队,向事发海域开进。苏联还打出了"公海牌",声称这片海域属于公共水域,任何国家都有打捞的权利。美军被这一强硬态度激怒,随即将两艘潜艇的鱼雷上膛,摆出了随时准备作战的姿态。一场海底冷战一触即发。 在这种危险局势下,NR-1核潜艇依然冒险执行任务。很快,潜艇在海底发现了被渔网缠绕、四脚朝天的F-14残骸。潜艇谨慎地升到飞机上方,将容易被网缠住的螺旋桨保持安全距离,然后用缆绳固定飞机,开始缓慢上升。海面上的美苏两军紧张观望,美国海军甚至派出直升机协助打捞。然而,就在飞机即将浮出水面的关键时刻,绳索突然断裂,飞机再次坠入深海。 几天后,美军再次发现飞机并尝试打捞,但又以失败告终。此时美军已失去耐心,决定效仿苏联的做法,对飞机进行拖行,将其拖至浅水区再处理。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飞机上携带的"不死鸟"导弹不见了。这枚射程150公里、可同时攻击六个目标的尖端武器,若落入苏联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危机时刻,NR-1潜艇接到命令寻找导弹。在水压极高的深海中,导弹随时有爆炸风险,但美军已别无选择。潜艇小心翼翼地放下机械臂进行搜寻,最终有惊无险地找到并回收了导弹。

0 阅读:58
戴梦维沐沐

戴梦维沐沐

戴梦维沐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