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位军人在部队接受领导检查工作时,领导突然发现这位士兵的额头上有一块

粉头发的咔咔 2025-04-30 10:34:13

2007年,一位军人在部队接受领导检查工作时,领导突然发现这位士兵的额头上有一块长长的刀疤,领导连忙询问他刀疤是怎么来的,在这情急之下,这位军人向领导透露了一个隐藏了6年之久的秘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7年初春,部队例行的检查如期进行,士兵们着装整齐,在操场列队待检,阳光穿过薄雾洒落下来,操场边旗帜飘扬。 政工首长一路走来,神情严肃,目光从每一位士兵脸上扫过,像是在捕捉纪律和精神状态之外更细微的东西。 队伍中有位中士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一张普通的脸,却因额头上那道长长的刀疤显得格外扎眼,疤痕从左眉上方一路延伸至太阳穴,颜色深沉,在阳光下反射出微微的亮光,像是岁月刻下的一道烙印。 政委在他面前停下,仔细端详片刻,中士挺直了腰杆,视线始终不偏不倚,脸上的表情平静,却掩盖不了那一点局促。 政委轻声发问,这伤是怎么来的,士兵先是咬紧牙关不语,随后挤出一句模糊的说辞,说是训练时不慎磕碰,他的神情躲闪,话音未落,边上连长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政委并未作声,站在那里,目光坚定,似乎是在等他自愿开口,过了许久,中士轻轻叹了口气,像是将胸腔里积压多年的热流吐出,才缓缓讲起一段早被尘封的往事。 那是2001年春节过后的某天,他结束探亲准备归队,挤上了从成都开往武昌的春运列车,那一年的列车拥挤得像塞满了年货的货仓,乘客互相挨靠着站在走道上,大包小包几乎堆满了整个车厢。 天色还没亮透,车窗外是一片灰蓝色的晨光,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刚把行李安顿好,就听到车厢连接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接着就是乘警的呼喊,五六号车厢被一群手持砍刀的歹徒占据,正在挨个勒索乘客的财物。 他迅速起身,顺着狭窄的过道逆行而上,一边跟着乘警前进,一边遇见几位同样穿着军装的战友,大家在餐车汇合后没有太多寒暄,仅仅交换了几句战术安排,就各自进入准备状态。 歹徒人多,酒意正浓,个个握刀晃眼,他带头冲上前去,目标是打乱对方的首领部署,一把椅子被掀翻,歹徒惊觉异动,顿时混战爆发。 一名面目凶狠的歹徒挥刀直扑过来,刀刃擦着他额头劈下去,血顺着脸颊淌入眼角,模糊了视线,他反手擒住对方手腕,将其压倒在地,但也在这过程中小腿挨了一刀,钻心的疼顺着骨头往上串。 他并未停下,继续协助战友将几个核心歹徒制服,车厢内哭喊声、撞击声混杂在一起,一时间混沌不堪。 火车靠近襄樊站时,乘警已向地方公安报警,列车紧急停车,数十名武装警力冲上车厢,将剩余的歹徒一一擒获。 事后,他被送至医院救治,头上的伤缝了十几针,医生处理伤口时,他始终咬牙不语,十天后,刚能下地走路,他就悄悄换下病号服,只带了出院证明便离开医院,一路辗转回到部队。 报到后继续参加后续的封闭集训,他未提及在火车上的经历,伤口结痂也未在意疤痕的去留,他甚至没告诉过任何人,这些年连体检时都自称是儿时旧伤。 这桩事后来出现在《人民铁道》上的通报和感谢信中,铁道系统多次尝试寻找“第23位解放军”,却一直未果,当年被表彰的只有22人,而他留下一身旧伤和一纸病历,仿佛从这段故事中悄然消失。 他说,那不是需要特别讲述的事,只是军人的本分,那时他刚转士官,怕迟到被处分,怕因为立功影响身份转正,不想被看成借机邀功的人。 政委听完后,久久无语,随后安排部队政工部门查证,果然,在武汉铁路局的档案中找到一份证实当日事件的原始记录,以及乘警手写的证明材料,最终,卢加胜补授三等功,部队内部举行了一场简朴的表彰仪式。 这块伤疤,终于有了名字,这段往事,也终于不再沉默,他继续做着普通士兵该做的事,种菜、带兵、修械,无人再多问。 但新兵连的宣传栏上,多了一张他站在火车站月台的旧照片,照片上的他额头裹着绷带,背影挺直,像是一根永不弯折的钉子。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傻兵”卢加胜

0 阅读:1020

评论列表

alferd

alferd

4
2025-04-30 12:33

别他妈扯了,兵哥哥见义勇为,地方派出所早送锦旗了,兵哥哥单位早爆了,写材料登军报报上级加荣耀立标兵一条龙。那有文章写的这么恶心。

粉头发的咔咔

粉头发的咔咔

粉头发的咔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