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的一具干尸竟然是我军失踪多年的战士,警方千辛万苦找到他的家人,但他妻子的反应却耐人寻味...... 经过法医现场勘查,判断死者应该是在1960年前后遇难的。 但现场除了几件随身吴平,就没有任何能直接证明身份的证件。 警方仔细看了看干尸旁的遗物,一张1960年的《洛阳日报》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报纸上“第二届人大会议隆重开幕”的标题,警方把调查范围缩小到了1959年到1960年之间。 除了报纸之外,还有几封家书的碎片,把这些碎片拼好之后,上面反复出现了“四川巴中”“父亲”这几个字。 根据这些,警方推测死者应该是四川籍。 带着这些线索,警方赶到了四川巴中。 在当地派出所的协助下,警方找到了李中华的妻子,并提取了孩子的DNA进行比对。 对比结果让在场的都愣住了,李中华就是这家人苦苦寻找58年的亲人。 1931年,李中华出生四川巴中,1950年参军入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因为小腿中弹,落下了残疾,1953年退伍回到了家乡。 他原本以为回到家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可在1958年的时候,李中华突然丢下妻儿离开了家。 一年后,家人收到他寄来的30元和一封信, 信里直说自己在贵州铁路局工作,之后再也没了消息。 此时,李中华的妻子邓光明,已经是88岁的老人,知道丈夫的下落之后,再也控制不住了了眼泪。 这些年为丈夫的始终,忍受了太多的流言蜚语,甚至被迫改嫁,但心里华中憋着一股气:他为什么连句告别都不说? 后来,结合当地武装部的调查,终于知道了李中华当年去干什么了。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在罗布泊进行了秘密的核试验,李中华作为复员军人,很可能因为任务需要,隐姓埋名去了那里。 想到丈夫可能是为了国家的大事才选择沉默,邓光明心里的怨恨渐渐消散了。 她抚摸着丈夫年轻时的照片,喃喃地说:“他是为国家死的,我不怨他了……” 虽然李中华的身份得到了确认,但他的死因到现在还不清楚。 有人推测,他可能在执行任务中迷了路,在缺水缺氧的环境下不幸遇难。 也有人觉得,他战场上的旧伤可能在极端环境下加重,导致他没有能力走出去。 自从李中华不辞而别后,他的妻子独自撑起家庭,拒绝改嫁,只为“万一他回来,家里还有人”。 对此,你怎么看?
罗布泊的一具干尸竟然是我军失踪多年的战士,警方千辛万苦找到他的家人,但他妻子的反
烟雨任风散
2025-04-30 11:13: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