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国军中将刘元瑭从西安逃到雅安,跪在刘文辉面前说:“四叔,我对不起你。胡宗南骗了我,部队都丢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也是给小编最大的支持,感谢! 刘元瑭出生在四川大邑的刘家,他的叔父是四川军阀刘文辉,18岁那年,刘元瑭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为他打开了军事生涯的大门,1922年毕业后,他被安排在叔父刘文辉的部队效力,从一名普通连长做起。 刘文辉深知培养亲信的重要性,他对这个侄子格外关照,让其从基层历练,刘元瑭也确实争气,短短几年间就从连长升至营长、团长,到1932年更是被提拔为警卫旅长,成为刘文辉的亲信之一。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在1938年到来,抗战爆发蒋介石急需收编地方势力,他看中了刘元瑭这个可以撬动川军的支点,一纸委任状,刘元瑭被破格提拔为中将,这让这位年轻将领开始飘飘然。 1940年,特务头子戴笠出场了,他带着蒋介石的橄榄枝来到成都,许诺刘元瑭新编十二军军长的位置,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将领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诱惑。 但刘元瑭没想到的是,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圈套,当他率137师北上时,他的两个得力部下毛国懋、杨开域突然率部脱离,原来早在他动摇之时,刘文辉就已经布下了暗棋。 到了西安,刘元瑭的处境更加尴尬,新编十二军看似威风,实则是个空架子,两个主力师的师长,一个是陕军出身的公秉藩,一个是黄埔系的徐保,都是胡宗南的亲信,刘元瑭这个军长,连调动部队的权力都没有。 胡宗南对这个"投诚将领"也是冷眼相待,会议不通知,军饷不发放,最后干脆撤销了军番号,让刘元瑭沦为了一个光杆司令。 1943年的一个夜晚,刘元瑭带着几个亲信悄然离开西安回到了四川,跪在刘文辉面前说:“四叔,我对不起你。胡宗南骗了我,部队都丢了。” 刘文辉看着刘元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元瑭是刘家第一个投蒋的人,愿为最后一个。" 这句话背后,是刘文辉对家族利益的深思熟虑,他随后又说:"旁人可杀,刘家人不可绝,"这既是对叛徒的惩戒,也是对家族团结的维系。 参考资料:《刘文辉家族档案选编(上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4-117页。
1943年,国军中将刘元瑭从西安逃到雅安,跪在刘文辉面前说:“四叔,我对不起你。
泡泡爱吃泡芙啦
2025-04-30 11:41: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