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南海做深潜试验时,顺道回了趟家,看望自己

泡泡爱吃泡芙啦 2025-04-28 12:50:25

1988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南海做深潜试验时,顺道回了趟家,看望自己的母亲,谁知95岁高龄的老母亲,望着多年未见的儿子,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也是给小编最大的支持,感谢!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的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25岁的黄旭华从交通大学毕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造船专家,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将与核潜艇这个"国之重器"结下长达一生的缘分。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50年代,黄旭华被选派到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进修,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回国后他参与了"长江"号万吨轮的设计工作,展现出卓越的专业才能。 1958年,一个秘密任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时全世界仅有美国、苏联等4个国家掌握核潜艇技术,赫鲁晓夫访华时,曾傲慢地拒绝了毛主席关于核潜艇技术援助的请求,这种耻辱激发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决心。 代号为"09工程"的核潜艇研制项目随即启动,38岁的黄旭华临危受命,成为总设计师,为了保密他只能含糊地告诉家人要去完成一项任务,这一走就是整整三十年。 研制过程中的困难超出常人想象,没有图纸、没有数据、没有经验,团队只能从零开始,黄旭华带领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三上三下"设计方案,先后攻克了100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他们住着简陋的土房,用着最原始的计算工具,但始终坚持着对科技的追求。 十七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而且全部采用国产设备,这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核潜艇技术的国家。 然而,这份荣耀背后是黄旭华难以弥补的家庭遗憾,父亲去世他都未能见上最后一面,直到1987年,一篇文章《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报道后黄日华的事迹才允许公开,黄旭华94岁高龄的母亲才明白儿子"失联"的真相。 1988年,黄旭华在南海深潜试验期间,终于抽空回家看望母亲,当95岁的老母亲见到阔别多年的儿子,一时竟说不出话来,这份沉默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感:理解、原谅、自豪,还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黄旭华立即上前抱着老母亲失声痛哭,并对母亲说儿子不孝回来晚了。 黄旭华与家人短暂的相聚后,又回到了核潜艇的研究工作中,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黄旭华获得了"共和国勋章"的至高荣誉。 如今的中国核潜艇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这成就的背后,是像黄旭华这样无数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共和国的"水下长城",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国奋斗赞歌。

0 阅读:83

猜你喜欢

泡泡爱吃泡芙啦

泡泡爱吃泡芙啦

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