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自信称面对关税,中方终会打来电话,不到24小时,中方回击

国际风云速记簿 2025-04-30 14:40:42

4月28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白宫记者会上抛出惊人言论:“面对美国高达145%的对华关税,中国是无法持续下去的,他们早晚有一天会主动打电话过来。”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美国对关税战的最新施压策略。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在24小时内上演——就在4月29日清晨,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双语版重磅视频《不跪》,迅速刷屏国际舆论场,视频中“任尔东西南北风,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诗句,被外媒解读为对贝森特言论的无声回应。这一时间差的背后,是中美两国在经济战略上的激烈碰撞。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重塑全球产业链,而中国则以“精准反制”展示抗压决心。 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4月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后,已引发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对华关税实施首周,美国大豆出口量暴跌47%,底特律汽车产业股价集体下挫12%。而中国的反制措施同样直击要害:美国波音公司失去价值200亿美元的中国订单,特斯拉上海工厂因关税成本上升被迫推迟扩建计划。 同时,这场贸易战的蝴蝶效应还在全球蔓延。欧盟在4月25日宣布对美国威士忌、牛仔裤等商品加征25%关税,墨西哥则对美国玉米实施进口配额限制。联合国发报告警告,全球贸易额可能因此萎缩8%,创下21世纪以来最大跌幅。 贝森特的“电话预言”背后,是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重塑全球经济秩序的战略考量。特朗普政府将关税收入用于替代联邦所得税,宣称此举能让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的美国家庭免税。但现实数据却揭示这套说法存在巨大的矛盾之处。 按照美国劳工部报告显示,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就是CPI同比上涨了6.8%,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高,所以关税成本其实最终都转嫁给了美国普通消费者,而不是所谓的帮助免税。 中国的应对策略展现出极强的战略定力,同时也体现了我们赢得最终胜利的强大信心。比如不论美国如何说,我们都是5个字回应“打,奉陪到底”。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稀土出口管制、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等领域的布局,正在构建新的经济防御体系。 另外,这场关税博弈还正在改写国际政治经济版图。德国《商报》就指出,美国对盟友加征关税的做法,反而加速了中欧经贸合作。有数据显示,4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了18%,而美国对华出口则下降23%。路透社评论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将全球经济推向多极化轨道”。 对全球普通民众而言,这场关税大战的影响也同样深远。美国俄亥俄州农民协会主席约翰逊表示,“我们正在为特朗普政府的政治游戏买单”。而在中国长三角地区,比亚迪等企业却在关税壁垒中获得新机遇——其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一举突破25%,较去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

当前,美国态度虽然有所软化,但却外表上却依然在装强硬;而中方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明确,“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但有前提条件”。美财长贝森特在最新采访中重申“关税政策不可动摇”,而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则强调“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 目前,国际上有一些舆论认为,6月份举行的G20峰会可能成为转折点,若双方仍无法达成共识,全球经济或将陷入衰退。但当美国还存在幻想,如美财长贝森特还称应由中国来缓和关税战,等待中方打电话时,这场关税战注定短时间内无法结束。因为中方正以实际行动证明,所谓的“主动缓和”是不可能存在的。毕竟在全球化时代,单边主义的关税大棒终将反噬自身,开放合作才是共赢之道,美国若认识不到这点,那最终等待他们的只会是失败收场。

0 阅读:83

猜你喜欢

国际风云速记簿

国际风云速记簿

速记国际风云,为您记录每一个重要的国际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