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布重磅视频《不跪》!我们不跪,特朗普的恐吓战术落空!

远敏聊 2025-04-30 14:59:18

外交部在今天,4月29日上午,全球发布主题为《不跪》的双语视频。 这视频讲的内容不复杂,就是援引了外交部长王毅在2025年金砖国家外长会晤中的发言,强调多边主义是国际秩序的基石,坚决反对美国把关税当作谈判筹码对全球各国施压,并且明确地指出: 妥协退缩只会令霸凌者得寸进尺。

这俩字一出来,直接回应了美国,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霸凌和各种极限施压手段。 虽然视频仅2分多钟,却看得人热血沸腾,视频中的不跪和不退,更是把网友的中二魂都给烧起来了。 视频一开始,就用“台风眼”做比喻,揭露了美国最近搞的那些小动作。比如美国对其他国家搞“90天关税缓刑”,看着好像是给人喘息的机会。 实际上却是在胁迫这些国家,限制和咱中国的合作,想把咱们孤立起来。

现在美国搞什么芯片封锁、关税威胁,咱们反手就是一套组合拳。 比如今年2月美国拿芬太尼当借口加关税,咱们当天就向世贸组织起诉,反手就把美国能源和科技企业的名单拉出来搞精准打击。 不仅如此,现在咱们外交部讲话也变硬核了。 以前碰上美国搞事情,发言人都是“强烈抗议”“严正交涉”这种标准话术。 现在可不一样,视频里华春莹直接怼:“你们打压华为说是国家安全,其实就是经济霸凌!”这话说得太解气。

当年英国人的鸦片船轰开国门,现在北斗系统盯着美国货轮违规轨迹就跟看自家鱼缸似的。 视频里盐田港的5G码头绝了,龙门吊自己会动不说,连货柜里装的是大豆还是芯片都门儿清。 美国那边还在拿芬太尼说事加关税,咱反手就掐住他们科技公司的稀土命脉。 这哪是贸易战啊,分明是拿着激光笔逗霸王龙玩,你看着张牙舞爪,我这儿连汗都没出。

面对强权,到底是该妥协还是坚守?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跪了的国家,输掉的不只是尊严 翻开历史的扉页,有两个国家的故事格外值得我们铭记。 日本,曾经的亚洲骄傲,在美国的半导体关税战面前选择了屈服。东芝公司首当其冲,成为美国贸易大棒下的牺牲品。日本人可能以为一时的妥协能换来安宁,殊不知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从关税战到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升值,贸易优势荡然无存。结果呢?"失去的三十年"如影随形,日本经济至今难以回到巅峰。

中方不会轻易妥协,更不会让步于威胁。 此时此刻,正是对双方未来的抉择。 怎样的选择都将影响整个世界的走向。这场博弈,决不仅仅是关税问题这么简单。 贸易战下的每一次对抗都将引发连锁反应,深刻的影响随之而来。 让特朗普明白的是,真正的赢家从不依靠威胁,而是智慧与谋略。

中国“不跪”的实力支撑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过去那个任人宰割的弱国。我们有底气说不,是因为我们拥有强大的实力支撑。首先,中国经济的独立性不断增强。 2024年中美贸易总额仅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这意味着美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经显著下降。“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与南美洲、非洲等地区日益密切的经贸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使我们不再过度依赖任何单一市场。

其次,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曾经,我们是规则的接受者。如今,我们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发出自己的声音。中欧关系的转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在特朗普政府对欧洲汽车产业挥舞关税大棒的背景下,中欧迅速达成了电动汽车关税协议。 从商务部长与欧盟委员通话,到欧盟表示愿意研究替代方案,仅仅用了两天时间。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更彰显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共赢的决心。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舆论的走向也在发生变化。曾经,一些西方媒体习惯于以“实力地位”论来解读中国的外交政策。然而,事实证明,中国不吃这一套。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零售商主动要求恢复对华供货,并承诺承担关税,正是对中国实力和影响力的最好证明。

中国不跪的底气 中国坚定扩大内需消费,这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为进一步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中国积极举办进口博览会、供应链博览会等重要展会,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彰显出主动开放市场、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 同时,中国还谋划诸多单向开放措施,涵盖签证便利化、扩大投资准入、促进进口等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丰富国内市场供给。

回首过去,中国的发展犹如一部激动人心的史诗。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们就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那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后。但是,凭借着勤劳智慧的人民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我们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如今,再给中国一年时间,到了2025年,我们的国家实力将会更上一层楼。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我国近年来稳健发展的基础之上的。2023年,我国国民经济总量达到了1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20%。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中国人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

军事争议:排名争议背后的实力博弈 2025年1月14日,美国军事分析网站“WDMMA”发布的《2025全球空中力量排名》引发轩然大波。榜单中,中国仅位列第七,落后于印度,甚至未计入其六代机研发进展。 数据显示,中国战斗机总量达2180架,其中歼-20五代机数量突破300架,且六代机原型机已在2024年底完成试飞。而美媒仅以“四代机为主力”为由,将中国排名压低,却未提及美国现役战机中近四分之一为服役多年的老旧型号。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在现代社会,中国通过与现代科技、商业的融合,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让中国文化以更加鲜活、多元的形式走向世界。 中国实力远不止于表面呈现的成就,其背后是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实力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这些都是我们不跪的底气!!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远敏聊

远敏聊

远敏聊,给你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