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授予上将,授低了吗? 刘亚楼1910年出生在福建武平,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跟着爹妈下地干活,日子苦哈哈。1929年,他19岁,干脆扔下锄头,跑去参加红军,从此一头扎进革命洪流。红军时期,他干过师政委,后来升到师长,长征路上带着队伍冲锋陷阵,硬是把命拼出来了。抗日战争时,他被派去苏联学军事,专攻航空作战,回来后直接投身解放战争。 到了解放战争,他在东北野战军当参谋长,后来升到第四野战军兵团司令员。辽沈战役里,他跟林彪搭档,帮着拿下锦州,功劳不小。战场上,他脑子活、指挥稳,部队上下都服他。建国后,他接手空军,从零开始搭架子,硬是把中国天空撑了起来。这一路走来,资历、战功、职务,哪样都不差。 1955年,解放军搞军衔制,刘亚楼被授上将。这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定的,得看革命资历、战争贡献和建国后的岗位。当时的规矩,红军时期干到师级,解放战争升到兵团级,行政级别定为正兵团级的,通常就给上将。刘亚楼完全符合这标准:红军师长、解放战争兵团司令员、建国后空军司令员,正兵团级,妥妥的上将配置。 但为啥有人觉得“授低”了呢?主要是他打仗牛,建空军更牛。辽沈战役那种硬仗,他是主力指挥之一;空军从无到有,他一手操办,功劳摆在那儿。有人就琢磨,这么大的贡献,咋没给个大将呢? 要搞清楚这事儿,咱们得拉几个人出来比比。大将王树声,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资历老,代表性强,授大将没啥争议。许光达,红二方面军大佬,也拿了大将,算是给红二方面军的脸面。而刘亚楼所在的红一方面军,牛人太多,林彪、罗荣桓、谭政这些大将,都是军委级别,影响力甩他几条街。 再看职务,空军司令员听着威风,可1955年那会儿,空军刚起步,规模和地位跟陆军没法比。陆军大佬们掌管几十万部队,空军呢?飞机没几架,底子薄。所以,上将这军衔,跟他的正兵团级和实际岗位是匹配的,没啥毛病。 建国后,刘亚楼干的最大活儿就是建空军。那时候啥也没有,他跑去跟苏联专家磨嘴皮子,要装备、要技术,整宿整宿地研究资料。几年下来,空军有了训练体系,能打仗了。这功劳不小,可问题在于,1955年授衔时,空军还没完全成型,影响力有限。相比之下,陆军将领们打了几十年硬仗,功绩更显眼。 有人可能会说,后来的抗美援朝空军也出彩啊!但授衔是1955年,抗美援朝刚结束,空军的战绩还没完全发酵,评衔时没算上这块儿。所以,上将这帽子,评得中规中矩。 刘亚楼干活太拼,身体早早垮了。退休后,他搬到个小院子,种点果树,偶尔跟老战友聊聊往事。1965年,他55岁就走了,死于疾病。全国上下都惋惜,国家领导人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是空军的中流砥柱。他的名字跟中国空军绑在一起,后人一提他,都得竖大拇指。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24评论】【8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