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发文称请勿错怪王辰教授 请饶毅教授看看一个医生的自白,不知你作何感想:“没有捷径的我学医12年才留在了三甲,才成为神经内科医生,这是我23年的医学之路…
2006年,大五那年开始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当时是在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临床实习的,从理论踏足实践,轮转的第一个科室就是神经内科,第一次查房时患者四肢瘫+眼球震颤,老师问“病变定位在哪?”我憋红了脸也答不出来,从此我就和脑干、脊髓、神经肌肉“死磕”到底。
5年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我顺利考取了武汉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系统地开始攀登神经病学这座“大山”,后又花了3年时间继续攻读神经病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任职。
武大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高级卒中中心、国家帕金森病高级中心、国家神经肌肉病诊治规范培训中心,在这里我向许多优秀的医生前辈学习,一路从总住院医师成长到副主任医师。
我的专科方向是神经免疫性疾病,大多是罕见病,通常起病隐匿,对诊断具有挑战性,最有成就感的是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通过定向、定位、定性诊断,详细的病史询问和查体,复杂的病理生理和鉴别诊断,理清这些疑难杂症,减少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当然,确诊≠治愈,但幸运的是,生物制剂时代的到来,让很多神经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家庭看到了希望,很多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临床缓解。
医学是一门站在巨人肩膀上摘星星的学科,我也有幸透过前辈的经验看到更广阔的医学天空,医学也是一门需要终身保持学习的学科,幸运的是,2022年我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加拿大多发性硬化协会基金资助,在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神经研究所(MNI)医院留学两年,MNI是国际上最富盛名的神经外科和癫痫诊疗中心,在这里我师从国际神经免疫协会前主席Jack P. Antel和神经病理学家G.R. Wayne Moore教授,学习神经病学的最新知识,并传递中国的诊疗理念。
回首这23年的医学之路,确实不容易,但我甘之如饴,也许我不是超人,但我愿意为我的患者死磕0.1%的可能。”
卫健委亮剑调查肖董事件期待公正通报协和4加4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