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个24岁的小伙,决定辞职回家织毛衣。母亲哭着说:“儿啊,家里供你读书不易,好工作你不做,为啥偏要干这营生?” 潘锐彬打小就对织毛衣感兴趣。他家在汕头农村,小时候条件不好,新衣服是奢望,母亲常为家人织毛衣。 他6岁就跟着母亲学,10岁时织毛衣的速度和手艺,和村里阿姨们比起来毫不逊色。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外企做日语翻译,收入高、工作体面,是旁人眼中的好工作。2009年,受哥哥启发,他尝试在网上卖自己织的围巾。 一开始,从选毛线、设计样式到编织,全靠他一人。第一条围巾以25元卖出时,他看到了手工毛衣在互联网时代的商机。 订单越来越多,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织毛衣、打理网店,潘锐彬忙得不可开交。 到2010年10月,网店收入超过工资,权衡之下,他不顾家人反对,辞去外企工作,回乡专职创业。 创业初期,潘锐彬把卧室改成工作室,招募村里阿姨们一起织毛衣。他本想着自己设计,阿姨们加工,通过网络销售,形成完整产业链。 但阿姨们技术参差不齐,织出的毛衣质量不稳定,售后问题不断,常因尺码不合适等要返工。 而且手工织毛衣效率低,一件成品至少要一个月,订单多了根本应付不过来。从2013年到2014年,潘锐彬的生意陷入低谷,网店半年都接不到几单。 潘锐彬他开始四处学习,参加电商培训班,提升网店运营能力;到深圳、广州等地,向同行取经,学习先进织法和设计理念。 他还花心思改进产品展示,找专业团队拍写真照,自己也兼职当模特。在毛线选择上,他只挑含毛量高、固色好的优质毛线,提升产品品质。 产品设计上,他紧跟时尚潮流,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设计出各种风格的毛衣,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2018年,短视频兴起,潘锐彬抓住机会,在抖音发布织毛衣视频。他展示精湛技艺,分享织法技巧,其中“用面条织毛衣”的创意视频爆火,播放量达6400万,他也成了“网红”,抖音粉丝一度涨到386万。后来,他两次登上央视舞台,知名度大增。 现在,他的手工毛衣品牌得到广泛认可,一件毛衣最高能卖8990元,年收入超500万。他还带动了50多位农村妇女就业,这些阿姨在家就能工作,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村里的留守儿童问题也得到缓解。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手工制品的温度显得尤为珍贵。潘锐彬用一针一线,为传统手工艺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今天穿了新买的牛仔裤和粉毛衣,感觉自己萌萌哒~"
【1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