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美国倒下,中国会是下一个超级大国吗?这么说吧,中国连南海造个岛都被说“威胁航行自由”,这“超级大国”的宝座,坐上去等于被架在火上烤!中国压根不想当第二个美国,毕竟当“世界警察”不讨好就算了,还天天被骂。
先看国际舆论场,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本来是为了改善驻岛部队的生活条件,结果被说成“军事化扩张”;在非洲建了几十个医院和学校,又有人酸溜溜地说是“新殖民主义”。
这种环境下,就算美国哪天突然“躺平”,中国也得掂量掂量,当超级大国就像穿了件带刺的外套,看着光鲜,扎得慌。
再看中国自己的路数,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搞的都是“结伴不结盟”那一套。比如中老铁路通车后,老挝的榴莲能当天运到昆明,这比派军舰去耀武扬威实惠多了。
去年中国还在联合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主张技术共享而非垄断,这种思路跟美国满世界推销“民主灯塔”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还有国内的现实问题,虽然中国GDP总量大,但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6,西部山区还有不少地方需要扶持。人口老龄化、环境治理这些事儿都得花钱,哪有闲工夫去当“世界警察”?
有人可能会说,中国的055大驱和福建舰航母看着挺唬人。但军事专家都知道,这些装备主要是为了防御。
就拿南海来说,中国在岛礁上部署防空导弹,是为了应对周边国家的频繁挑衅,而不是去招惹别人。相比之下,美国在全球有800多个军事基地,这才是典型的霸权做派。
国际社会也不傻,去年金砖国家扩容,沙特、埃及这些国家都申请加入,图的是合作发展,而不是跟着谁去当“小弟”。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这种“朋友圈”靠的是互利共赢,而不是武力胁迫。
当然,中国也不是完全没实力,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让美国海军都眼红,华为的5G专利全球第一,这些都是硬通货。
但中国更愿意把这些技术用在“一带一路”项目上,比如帮肯尼亚建数字医疗系统,给巴基斯坦修太阳能电站。这种“授人以渔”的做法,比搞军事同盟更得人心。
说到底,中国压根儿没兴趣复制美国的老路。美国当“世界警察”,到处煽风点火,结果自己债台高筑,盟友离心离德。中国更看重“和而不同”,就像古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是真成了超级大国,就得像美国那样每年花上万亿美元养军队,到处当“救火队长”,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中国人才不干呢。
所以啊,与其操心中国会不会当超级大国,不如多看看中国在国际上的实际行动。从联合国维和到全球气候治理,中国一直在做实实在在的贡献。至于“超级大国”这个头衔,还是让那些喜欢搞霸权的国家去争吧,中国更愿意当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合伙人”。
信息来源:新华网 中国立于世界的五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