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个日本人带着26个被俘的八路军战士,突然闯入115师驻地,大喊道:“我要见你们首长,我是来投奔八路军的。”
在这个敏感的时期,百团大战刚刚结束,我军取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更何况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军队伤亡惨重。
日本人意识到,军力消耗很大,资源逐渐匮乏,并且在与八路军的抗战中感触到了中国人的凝聚力,八路军们对俘虏的包容性也很强,以思想教化为主。
可逃兵在日本便是只有剖腹自杀这唯一结果,以此看来,他来投奔八路军也并非没有可能,可八路军们早已习惯了小心谨慎,他们不禁遐想,这个人是否是真诚。
八路军们短暂的开了一个小会议,他们决定派心思缜密的首长罗荣恒出马,并谎称他是首长的助理,毕竟在没清楚日本人的底细之前,八路军们不能全盘托出。
会议结束后,罗荣恒站在门口周旋了很久,他心思沉重,觉得这事儿不简单。
推门进去,他眼神犀利,眉如剑锋,站在那里,俨然像一座堡垒,他看向这个人说:“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我们从未透露过自己的行踪。”
那个日本人用一口不太流利的中国话回答道:“你好,我叫水野清,我从战地前沿逃亡过来,是这几位八路军小战士带我来的。”这时,26个八路军战士附和道:“他把我们救出来的,一路上吃了不少苦,他对大家都很好,我们相信他。”
罗荣恒用眼睛扫视了他一遍,衣衫褴褛,弱小清瘦,面黄如枯槁,确实看起来像走了很远的样子。
不经意之间,罗荣恒察觉到了一丝鸟的气息,心存怀疑,再详细询问了几个问题之后,发现回答的更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更加加深了罗荣恒对他的疑虑。
可是他毕竟救了那么多的八路军战士出来,只好把他留在基地观察,这无疑是一个定时炸弹。
经过一个星期之后,他的表现总是让人难以挑出任何毛病,他兢兢业业,本本分分,甚至十分积极,为八路军多次提供了情报,和大家相处的十分融洽,可罗荣恒渐渐察觉到了不对劲,事出反常必有妖,他心里的石头始终没能落下。
由于驻地在树林里,每日会有不同的鸟类盘旋高空,久而不散。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115师总是被日军偷袭,他们不断尝试转移驻地,但,不是夜晚被炮弹轰炸,就是站岗的哨兵莫名其妙死亡,罗荣恒对水野清的怀疑越来越深,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他决定引蛇出洞。
罗荣恒将水野清派到一个“外出”巡逻的小分队里,并给其中一名战士下达指令,让他每时每刻盯着水野清的行踪,以防发生变故,同时,水野清终日不在房间,以便于罗荣恒去他的床铺搜罗证据。
他的床面干净整洁,没有一丝灰尘,和其他战士们的床褥形成对比,罗荣恒心想:他一个士兵怎会如此一丝不苟,和粗糙的八路军们截然相反。罗荣恒用放大镜细心查看床沿、被褥,没有发现异常。
正当他陷入沉思时,床底的木板上有干粮的痕迹,他拾起来闻了闻,并不是我们的食物,他的好奇让他对干粮追根溯源。
没成想,在床板的缝隙里发现了不少燕麦,可现在正值冬季,燕麦还没成熟,他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当巡逻小分队回来后,那名小战士火急火燎地把水野清带到了罗荣恒面前,并告诉他,工作途中他借口去上茅厕,可没成想,他竟在用大雁传递情报。
水野清摇着头否认:“当时我看那只大雁受伤了,只是想给它包扎一下,竟没想到被你这样误会。”
并作出一副很委屈的模样,这时,罗荣恒心里有了底,拿着这个搜出来的燕麦质问他:“你这个间谍当的可真是深藏不露啊,把鸟粮藏在床板里,利用大雁传递情报,害得我们接连失利,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水野清知道自己被拆穿了,无路可走,像疯子似的大笑起来,“你们真是够蠢,居然相信自己的敌人,我已经将你们的位置暴露了,等着同归于尽吧。”
这时,一个情报员进门说道:“报告首长,我们的大部队已成功转移,请您迅速离开。”水野清震惊的瞪大了双眼,不可思议道:“为什么,你们什么时候怀疑我的。”
罗荣恒回答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厉害的豺狼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正当水野清想要破窗而出时,罗荣恒举起了手中的枪,正中头颅,他的生命已然谢幕。
令人出其不意的是,罗荣恒早已埋伏在日军进攻的必经之路,打了个措手不及,最终将他们一举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