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上海,宋时轮应邀参加宴会,他刚落座,一位身材修长的女子,就推门进来。
宋时轮眼前一亮,腾的一下站起来,快步迎上前去,激动地说: “终于找到你了!”女子吃了一惊,疑惑地问:“您是?”
宋时轮此时已经不是什么联络员,更没有之前的落魄。他现在是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淞沪警备区司令。
上海得到了解放,为了庆祝,原新四军联络部长杨帆和众人筹办了一个小规模的宴会,其中邀请了宋时轮和其他亲密友人。
宋时轮没有多想,他和杨帆原本关系就很好,加上此事值得庆祝,和众多友人同志一起见面畅谈,是多年来都难得的事情。
宋时轮来的比较早,正和认识的同志在聊天,此时推门声响起,进来一位身着旗袍、样貌温婉、气质出众的女同志。
见到她,宋时轮激动起来,他赶忙站起来走到这女士身边道:“终于找到了您!”说话声音也有些许颤抖起来。
而面前的女子却一脸疑惑,她看着宋时轮说:“请问,您是?”不是她故意不认,而是此时的董竹君,真的想不起来面前的男子到底是谁。
宋时轮看到董竹君还是一脸茫然,他便说道:“您忘了吗?大姐,您曾经帮过我,我是宋时轮,20年前,锦江菜馆,您说我是您老家的表弟!”
为了能让董竹君想起来,宋时轮一股脑的将这些话都说了出来。
董竹君顺着宋时轮的话回忆,突然就想起来了当初的情景,她也拉住宋时轮道:“原来是你啊,真是没想到如今在胜利的时候,我们还能相见!”
宋时轮此时也很激动,他有些哽咽的说道:“大姐,我一直想要找到您,一定要当面好好感谢您!”董竹君却不以为意,她只笑道:“不需要挂心,我们最终能迎来光明,这一切便是值得。”
是呀,光明来之不易。在董竹君心中,她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和困苦,都没有想要放弃,坚信总有胜利的时候。亦如20年前,董竹君救下宋时轮的时候……
董竹君出生在上海洋泾浜畔,其父亲是一位普通人,母亲在富人家做佣人,家庭生活也很艰难。
但是很小的董竹君就表现出很好的学习天赋,她记忆力很强,一般的词汇只要一遍就能记住。见到自己女儿如此,夫妻二人便将其送到私塾去读书。
虽然董竹君学习优异,但是其父亲因为一场重病而无法支撑生计,最终董竹君只能放弃读书,加上外面动乱,董竹君父母不得不将其送到“长三堂子”(民国期间上海的妓院)还债。
后来,董竹君逃出了这里,并与夏之时相识相知,最终二人结婚。
可是事态变迁,董竹君没有和丈夫夏之时的恩爱多久,便受到了夏家人的反对,即便此时的董竹君已经生了五个子女。
但是,丈夫夏之时和其家人一直没有认真对待董竹君,最终在两人一次争吵后,董竹君离开夫家,赶往上海生活,并依靠自己的手艺开了一家叫做锦江菜馆的酒店。
董竹君做菜手艺好,人也很好,很快就吸引了各地有头有脸的人光顾,来此洽谈生意的人络绎不绝。
某天,董竹君和郑德音相识,郑德音是一位年轻的共产党人,他们相识后,董竹君就此很快的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在阅读过很多书籍后,董竹君便对共产党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可惜,郑德音受到组织的安排要离开上海,为了不放弃董竹君,离开前他推荐了李同志和董竹君联络。
恰好此时的宋时轮因为受到迫害,不仅身上有伤还无法和组织联络。没办法他只好找李堂萼求助,可是此时李同志处境也艰难。不得已他只好写信,让宋时轮带着到锦江菜馆找董竹君帮忙。
宋时轮见到董竹君时候还是很不确定,还好此时的董竹君见到了李堂萼立刻想起来了原由,知道他就是“李同志”,于是,董竹君交宋时轮放心住在这里,一切都由她来负责。
因为董竹君的客人非富即贵,所以这里一般没有什么人敢捣乱。加上,董竹君对外一直说宋时轮是自己老家的表弟,所以其他人也没有多猜忌。就这样,董竹君帮着宋时轮调理身体,另一边还帮她到处找人联络组织。
在董竹君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帮助宋时轮联系上组织。随着宋时轮的身体逐渐好转,很快就接到了组织的命令,要其回到组织就职。
董竹君早已心向共产党,所以她在宋时轮走的时候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全交给他,供他路上使用,盼其能顺利的回到组织。
此后二十年过去,宋时轮和董竹君终于再次相会。这次见面之后,二人便一直保持这密切的联系。甚至宋时轮去世的时候,董竹君还写下一首诗来缅怀两人之间的革命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