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许世友听说部队有一位出身武当的女侠,便想要切磋一番,他好歹也是出自少

牧童的娱论 2025-05-04 21:16:49

1933年,许世友听说部队有一位出身武当的女侠,便想要切磋一番,他好歹也是出自少林,于是便想要和她比试一下,到底是少林厉害还是武当厉害?   1933年,红四军驻地,一块空地上热闹非凡,战士们三三两两围坐着,兴致勃勃地议论着一件新鲜事:许副军长要和一位女侠比武!   许世友是谁?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他被送入少林寺,苦练八年,一身少林绝艺炉火纯青。   少林功夫以刚猛著称,讲求寸寸进攻、招招致胜,许世友每日晨起练拳、晚间习棍,风雨无阻,硬是练出了一副铁打般的筋骨。 成年后,他下山投身革命,为了救国救民,把一身武艺都用在了战场上。   战火连天的岁月里,许世友冲锋在前,刀枪不入一般,无数次与敌人贴身肉搏,甚至赤手空拳夺过敌人的枪。   他不要命地拼杀,被战友们敬称为“许老虎”,一路升任红四军副军长。   可即使战功赫赫,他心中仍有一丝未尽之憾。 这么多年来,战场上虽敌人众多,却鲜有人能在武艺上与他过上几招。   要么战术致胜,要么一击毙命,少有真正旗鼓相当的较量。 一次闲聊中,许世友向警卫员感慨道:“打了这么久,连个能让我动真格的对手都没有,真是憋得慌啊!”   警卫员憋着笑,眼珠一转,故作神秘地凑上前:“首长,您别急!咱们军队里还真有个能打的,高人啊!出身武当派,还是女侠呢!”   许世友一听,来了精神。“武当?”他挑眉一笑,“好啊,少林武当,自古齐名。我倒要见识见识!”   于是,几番打听,找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女侠——何子友。 何子友出身武当一脉,自幼跟随家族长辈习武,擅长太极剑与武当轻功,讲究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加入革命队伍后,她一边操练武艺,一边奋战前线,是军中罕见的巾帼英雄。   得知许世友想要切磋,何子友欣然应允,武者相逢,自当以武会友!   比武那天,烈日高悬,空地上早已围满了兵士,大家踮着脚、探着脖子,生怕错过这场精彩的较量。   许世友脱下军装,穿着一身粗布单衣,筋骨分明,步伐沉稳,他活动着手腕,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猛虎般的劲道。 何子友则着一身青布短打,扎着利落的麻花辫,眉宇间英气勃勃,身形修长飘逸,宛若青松挺立。   几乎在声音落地的刹那,两人已如猛虎出笼、游龙出水,瞬间交手。   许世友拳风呼啸,步步紧逼,劲道雄浑,每一拳都带着撼人之力。   他是想点到为止的,可出拳之间,还是带了三分试探。 何子友却身法灵动,步伐如行云流水,巧妙地闪躲化解,借力打力。她的掌法柔中带刚,巧劲暗藏,每每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开锋芒,反击如风。   几招下来,许世友心中暗暗惊叹:“这小姑娘,厉害!”   他稍加力道,想要稳住局势,可何子友早已洞悉,侧身避开,手掌如电,几乎点到了他的肩头。   许世友脸色微变,急忙后撤,稳住身形,心头生出浓浓的敬意。   台下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向来以勇猛著称的许副军长,竟然被压着打!   其实在场真正懂武的人都看得出来,许世友并未全力以赴,他心中有分寸,怕一旦动了真火,万一伤了对方,岂不是坏了武者本意?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感受到了久违的压迫感——这种被对手牵制、需要全神贯注应对的快感,已经多少年没有体会过了!   数十招过后,许世友索性一收拳,抱拳笑道:“许某甘拜下风!”   围观的士兵们顿时爆发出一片叫好声,有人还忍不住吹起了口哨。   何子友也大方一笑,回礼道:“首长谦虚了,子友只是侥幸。 ”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心中都生出一股惺惺相惜之情。 从此,许世友与何子友成了莫逆之交,闲暇时,他们常常一起切磋,不止比武,还讨论战术、交流搏击经验,把武功真正融入战场实战之中。   几年后,抗日战争胜利。 在一次老战友聚会上,有人起哄说:“许首长,何子友同志,咱们当年那场比武可还没分个胜负呢,要不要今天再来一场?”   听着这些熟悉的声音,许世友哈哈大笑,转头望向何子友。 何子友正端着茶盏,眼神里带着一丝俏皮的光。   两人相视一眼,几乎同时摆摆手,笑道:“年纪大了,打不动了!”   众人哄堂大笑,但心里却都清楚,真正的英雄,从不需要靠一场胜负来证明自己。 他们早已把一身武艺,化作了守护国家的利剑,把所有锋芒,深藏于心中。   信息来源:文汇报——《她敢与许世友比武,是身怀武当“神化五毒雷电殛手”等绝技的女红军......》

0 阅读:170

猜你喜欢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