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年底,沈醉从昆明监狱转移到了重庆白公馆关押。到这里后沈发现,同室的人大

文史记叙录 2025-05-05 09:25:57

1950年年底,沈醉从昆明监狱转移到了重庆白公馆关押。到这里后沈发现,同室的人大部分显得比较轻松,没事时就围在一起讲述自己过去的得意事,只有郭仲容经常是愁眉苦脸。

原来郭仲容曾担任过国民党军令部派驻八路军的联络参谋,他在延安住了好几年,经常跟延安的高级领导人打交道。延安在生活上对他热情款待。

沈醉是资产阶级家庭出生,民国时期一直为国民政府服务,在国民党军统处任处长,非常受戴笠的信任,建国以后就被捕入狱。

“刚被关到监狱的时候,我还不以为然呢,总想着也许没多久就该把我放出去了吧,可惜啊,事与愿违...”

沈醉在狱中的时候比较受到优待,一个人住一间牢房,狱中的伙食也非常不错,所以一度让沈醉内心还抱有幻想,觉得自己不久就会被释放。

时间越长,沈醉在狱中就越发担心自己在监狱外面的妻子和儿女们,“我一个国民党的高官现在被关在牢里,可待遇还是这么好,要是被国民党知道了...军统特务可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我的家人可怎么办啊...”

一旦有了这方面的顾虑,沈醉便开始抵抗了起来,不愿意再接受共产党对自己的改造行为。

而且当时很多被沈醉迫害过的人他们的亲人和家属纷纷来到公安部门强烈要求枪决沈醉,一方面为了平复民众情绪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沈醉的安全,沈醉被转移到了重庆白公馆关押了起来。

可是沈醉却对共产党的优待政策不以为然,“肯定是要到重庆枪毙我的,这次我一定是凶多吉少了...”抱着这种想法,沈醉来到了重庆白公馆。

沈醉到重庆以后却发现这里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重庆白公馆风景优美,如果不说这儿是监狱,说成是景区也会有人相信,而且沈醉发现关押在这里的国民党特务们都相处的很不错,学习改造的氛围也很浓厚。

此时负责看管这所监狱的部长也会经常来跟这些特务们谈话,大多数的人都十分愿意倾听,也愿意接受教育,毕竟共产党对待这些国民党特务是实行优待俘虏政策的,所以监狱里总体的氛围都比较好,大家都积极地接受共产党的改造。

可沈醉却发现,当大家都在积极认真接受教育的时候,除了自己有抵抗情绪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是冥顽不灵,那个人就是郭仲容。

郭仲容是黄埔军校第六期的成员,曾在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是没多久,郭仲容又参与了改组派活动,背叛了中国共产党,遂被开除了党籍,后来郭仲容就一直为国民党工作,1949年建国以后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入狱。

不管共产党如何做工作,郭仲容都是忧心忡忡,原来跟沈醉一样,郭仲容一直担心自己在外的两个女儿。

共产党优待俘虏的政策并不只是做做表面功夫,而是真正地关心到了每一个人,了解到郭仲容内心的忧虑所在之后,共产党就让郭仲容的女儿们来到重庆白公馆探监。

“我们姐妹两现在已经参加工作了”郭仲容的女儿们看着父亲关切的眼神连忙说道。

“你们两个从小就无忧无虑的,现在什么都要自己面对了,也不知道你们两能不能好好过啊...”郭仲容唉声叹气的说着,边说边用一双眼睛深深地看着自己的女儿们,生怕难再有见面的机会。

“父亲,我们姐妹并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是啊,他们都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父亲你就放心吧!”

郭仲容看着两个花一样女儿,泪水立刻浸满了双眼,终于相信了共产党是有情有义的。

亲眼见到自己两个女儿都过的很好之后,郭仲容的态度终于不再那么强硬,可是郭仲容还是不愿意接受思想改造。

但共产党却并没有放弃,而是让高级干部们一有空就往重庆白公馆跑,每个干部来了都耐心地跟郭仲容沟通,对待其他俘虏们亦如是。

但可惜郭仲容一直不曾为之动容,直到1950年的冬天病死在了监狱当中,郭仲容都没有悔悟自己的行为。

亲眼见证这一切的沈醉这时才幡然醒悟,不去相信真诚的中国共产党,反而去惧怕已经失败的国民党,“自己真是太傻了!”自此以后沈醉下定决心要好好接受改造,争取早日出狱和家人团聚。

1972年沈醉终于被释放,他的生活也渐渐迈入了正轨。不过沈醉出狱后却发现自己的妻子早已经改嫁,但沈醉心里对于妻子的行为十分理解,毕竟一个女人拉扯几个孩子十分的不容易。

沈醉在得到妻子香港的地址后,立刻寄去了一封信,告知自己并不责怪她,然后询问了孩子们的下落。

沈醉从回信中得知大女儿已经因病去世,剩下的几个孩子在台湾没办法相见,只有一个女儿留在了长沙,沈醉看着回信叹息不已,但也只好把对孩子们的思念深深埋进了心里。

后来沈醉在朋友的介绍下,和北京厂桥街道医院的护士杜雪洁相识,最终二人结为了夫妇,两人的晚年生活也十分的幸福,1996年,沈醉在北京病逝。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