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老高在放羊的时候,发现一只小羊羔,不知道从哪里叼出来一块黄牌子,他夺

时说历史 2025-05-05 09:38:00

1961年,老高在放羊的时候,发现一只小羊羔,不知道从哪里叼出来一块黄牌子,他夺过来一看,脑袋上不禁冒出了几个大问号:金的?可是又不像啊?结果,这块黄牌子解决了他家儿子的人生大事。

日头初升,老高照旧到山坡上放羊,老高家条件不好,只有一个儿子,还没有娶媳妇,全家都是靠这几只羊来维持生活。

看着天色不早了就想着带羊下山回家,发现数量不对丢了一只小羊羔,可把老高急坏了,满山坡找羊,找了许久还是没有找到,老高一拍大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心里焦急万分。

正想着突然前面的草丛传来一阵细小的声音,老高慌忙站了起来看向声音的来源,发现了走丢的小羊羔从草丛里边走出来,老高高兴坏了,老高看到小羊的嘴里闪出金黄色的光。

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他连忙起身跑到小羊羔的面前,定睛一看,这才看出来,小羊羔嘴里叼着一块金黄色的牌子。

老高没有啥文化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看到是金黄色的就猜想是不是黄金一类的,就赶紧装进贴身的兜里,丝毫不敢外露带着羊群回了家。

到家之后,老高激动的把牌子拿了出来,一看牌子上边有字,可能是埋在土里的时间比较长了,字迹斑驳看的不是很清楚。

老高不识字,也不知道写的什么他拍了拍土用手使劲的按了一下,发现质地比较硬,就觉得是个宝贝,赶紧用干净的布包了起来,万一是个黄金就值钱了,并告诉自己的老婆不要声张。

世界上哪有不透风的墙,老高捡到黄金牌子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传的也是越来越来离谱。

一天村子上来了一位外乡人,文质彬彬的模样,看着就是文化人,他听到老高的事情之后,亲自拜访了老高。

老高是一名牧民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看到陌生人来到家里提起这个金牌牌,马上就防备了起来说:“这个只是一个金色的牌子不是黄金的应该是不值钱的,你问这个做什么?”

外乡人道:“老哥,我是专门研究历史的,我听说了您这个牌子,我觉得特别像古时候的信符,我想看看是不是真的,您放心我肯定是没有别的心思的。”

老高疑惑的看着他,心里合计着:“这人也不像骗子,文绉绉的给他看看也可以要是真的,就好了,不是的话我也不用这么提心吊胆的。”就把牌子拿给他看。

这名学者接过来一看哎哟了一声:“这个牌子看起来不是金的啊~”老高听了之后心里一咯噔:“这要不是黄金的就不值钱了。”

学者哈哈哈大笑:“但这个看起来像文物,要是真的就比黄金值钱了。”老高一听就高兴了起来,道:“那可是太好了,那这个能值多少钱呢?”

学者道:“这个您要是信得过我,我就拿去鉴定一下没有问题我们再说。”老高一开始还不相信。

但见他对这个牌子这么了解就信了大半:“那您拿去吧,有了结果一定要告诉我们。”学者点头说好就拿着金牌离开了老高的家。

几日过去了,当老高一家都觉得自己被骗了的时候,这名学者突然回来了,老高看到他一下就来了精神:“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学者笑着说:“这个我拿回去鉴定了,是真品,是真正的信符,有很大的收藏价值。”老高一听乐坏了。

学者接着说:“这个是明代的文物,它是属于国家的,我已经上交给博物馆了,由于你是发现这个文物的人,我给您申请了一笔200元的奖金,还有捐赠证书。”

老高看着手里的钱,喜从心来不仅问道:“这个东西什么来头啊?为什么看着像金的?”

学者温和道:“这牌子是铜鎏金制品外表是黄色的看着像金的,其实不是的,它是明代初期的文物,它主要是用来和西南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交换而特制的凭证,当时又叫做茶马金牌。

明初为和我们西南的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交换而特制之铜制牌状凭证。开始在洪武时期的中期,上面有“皇帝圣旨”四个大字,左边是“合当差发”,右边是“不信者斩”字样。

一式两件,一给少数民族,一留内府,每三年派大臣招集少数民族凭证交易一次,他主要的作用是一个交换的凭证。

您捡到的这个金牌就是我说的这个茶马金牌,它的出现也是对那个时代的见证,很有收藏价值。”

老高听后顿时觉得这个的重要性:“那这个牌子给您就对了,我又得到了这个奖金,这笔钱对于我家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谢谢您。”

学者道:“不必多谢,我也大概知道您家的情况这笔钱您可以给孩子娶媳妇了哈哈。”老高连连点头,这笔钱真的和及时雨一样,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现如今这块信符是在青海省博物馆收藏,它高约23厘米,宽约8厘米,属于铜鎏金的材质,非常的具有历史价值。

0 阅读:146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