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支持率暴跌至39%,创80年来总统最低纪录。随着美国农民哀鸿遍野、股市动荡,3亿美国民众正用选票表达对他的不满。当国内压力与中方反制双管齐下,特朗普“再次伟大”的美梦究竟还能做多久? 根据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和益普索的最新民意调查数据显示,特朗普的执政百日支持率降至39%。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它不仅比今年2月的数字滑落了六个百分点,更是创下近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的最差纪录。 为什么下降如此之快?因为72%的美国人都觉得他的经济政策,极可能在短期内拖垮美国经济。53%的人认为,自从特朗普1月份登上总统宝座以来,美国的经济形势愈发糟糕,而41%的人则感叹,自己的钱包已经被他掏空。这不仅仅是数字,背后更是民众对他政策的不信任。 就在近期,中国似乎成了特朗普的“救命稻草”。尽管特朗普政府一直在试图营造所谓的谈判氛围,以希望能稍微安抚一下国内市场,但事实却是,在这场中美关税博弈中,他似乎第一回合就输了个彻底。
看得出来,加征“对等关税”时他确实气势如虹,但没过多久便立刻给不少国家放了90天的缓刑,还顺带免除了手机、电脑和芯片这些电子产品的关税,为的是给自己国家科技巨头们找条生路。甚至还放话说,可能会大幅下调对中国的关税。 为什么特朗普突然态度180度大转变呢?无非还是因为他的关税政策面临着巨大压力:股市告急,美国农民和制造业因为市场缩减而叫苦连天,再加上外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不断升温。而相比之下,中国这边的反击果断而坚决。 特朗普本来是想用关税政策,给中国经济下个绊子,却没想到,中国不仅以灵活的策略应对危机,甚至因此获得了全球的尊重。当美国对华高额关税开始蚕食自身市场份额的时候,中国迅速调整方向,寻找新的市场和供应商。
例如,像大豆和牛肉这些曾经依赖美国供应的产品,现在都转向巴西采购。巴西的港口如今可是热闹非凡,大批满载大豆的货轮排队等待驶向中国,而美国中西部的农民则面露愁苦,因为他们的农产品根本卖不出去。 而在直接交锋的层面上,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反制措施,比如加征关税、限制稀土出口,来打击美国的高科技和军工产业,以及对美国企业进行一些限制,这些都让美国感受到了真切的压力。 在更宏观的层面上,中国还呼吁其他国家,一起反制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比如,越南总理表示不会牺牲中国的利益,日本首相也拒绝了特朗普的联合抗华提议。其他一些国家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纷纷不急于推进与美国的关税谈判。
至于中美间的谈判问题,那对特朗普来说更是惨不忍睹。此前,美财长希望在国际会议期间与中方进行会晤,期待中美关系能够在未来几个月降温。然而,美方的这番期待只是镜花水月,中方并未接受任何会面邀请。 与此同时,特朗普却声称中美正在进行谈判,且将达成协议,但中方迅速否认了这一消息,说白了就是根本没这回事。特朗普第二天又声明中美团队在开会,但拿不出任何实质性信息,显得心虚不已。 这种情况让人不禁琢磨,特朗普明明知道中方无意谈判,为何还要撒谎呢? 或许他想要通过这种方式给中方施加压力,同时也给国内一个交代,或者说是混淆视听,还幻想中方会主动来电,与美国达成某种协议。但现实是,中美之间在关税问题上的谈判没有进行,更别说达成什么协议。
中方通过积极回应,戳穿了美方的谈判谎言,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不让自己陷入美方设计的话语陷阱中去。这传递出的信号很清楚:中方不打算和特朗普唱双簧,更不愿意帮助他稳定国内金融市场。 当然,中方也不是彻底关上谈判的大门,但有一个前提,美方必须先纠正自己的错误,别跟中国玩什么“数字游戏”。 也就是说,美国加在中国商品上的高额关税,必须原封不动地降下来。特朗普如果想要谈判,就必须得先展示出应有的诚意。 《华尔街日报》对于特朗普的这种表现似乎另有解读,认为继续拖下去只会加剧美国的损失。如果特朗普不及时调整政策,那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将承担更多的经济代价。 至于特朗普的支持率,那就更不容乐观了。如果他继续走以前的老路,那么“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句话对他的支持率来说,可谓再贴切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