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问路还是暗度陈仓?“英伟达开发新的中国版芯片”背后是复杂的5方博弈昨天“英

庚黑星君 2025-05-05 12:08:59

投石问路还是暗度陈仓?“英伟达开发新的中国版芯片”背后是复杂的5方博弈

昨天“英伟达致力于为中国客户开发定制芯片”的话题讨论比较多,此前还有传言“英伟达要为中国客户开发提供设计服务,合作开发ASIC”…大家讨论的焦点在于这些潜在的可能性是否会冲击国产AI芯片的投资逻辑。

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复杂,因为背后涉及了5个关键方,各种因素的扰动会非常多,下面具体讨论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

这5个关键方分别是:英伟达、中国大客户、国产AI芯片厂商、中国以及美国政府。

首先是英伟达,仍然留在中国AI芯片市场并处在主导地位意义重大,尤其是在DeepSeek时刻之后。

2022年在拜登政府开始限制英伟达向中国销售芯片之前,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总收入的21%。现在这一比例已降至13%,但即便如此,过去两年来自中国的收入仍增长了70%,达到170亿美元,因为中国企业对人工智能计算的需求与美国同行一样旺盛。而且,一个共识是2025年将是中国国内AI基础设施投资爆发的起点。

所以从财务和成长故事上来说,英伟达也需要中国市场,但更重要的是,英伟达不允许中国搞出自己足够完善且好用的AI芯片软件生态。冲击CUDA等于拆了英伟达的家,这不是损失一些营收的问题,而是瓦解了英伟达的护城河。

DeepSeek的出现,对英伟达的冲击其实不小。虽然大量优化依然基于CUDA,只不过是在汇编语言层面,但是DeepSeek展现出的能力让英伟达看到了自己生态的裂痕。无他,因为DeepSeek在中国…更重要的是,这些优化的方法论却是普适的,之前文章有过详细介绍,这里不多说。

那么,把DeepSeek留在自己的CUDA体系内,就是英伟达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前有传言DeepSeek和H厂芯片做适配,这对英伟达来说绝对不是个好事儿。某个角度上说,英伟达对于互联网大厂用其他竞争对手的芯片做适配可以无所谓(某些对于H厂也比较抵触),但是DS可绝对不行,这是目前国内的开源顶流,不仅能力最顶尖而且免费的…其扩散能力指数级别,一旦适配度达到一定程度,加上H厂的芯片大规模出货,再有更多的参与者尝试进行优化,优化后越来越好用…这意味着英伟达的软件生态,将会被撕出一条大裂缝…

所以英伟达的目的很直接:和DeepSeek合作搞定制的ASIC,同时尽可能游说特朗普政府,寻求“中国版”芯片的出口。

对于中国客户而言,主要分为互联网大厂和DeepSeek。互联网大厂比较微妙,他们之间既存在竞争(比如微信视频号和抖音,抖音和阿里),又不想冲的太猛,搞错了方向被一剑封喉。结果就是,你的多,我也多投一些;你观望一下,我也缓一缓…你搞Agent我也搞Agent,你搞基础大模型的研究,我也加强点力量。

那么此次The information 提到的“知情人士”说英伟达已经通知了ALi、字J和鹅厂,正在开发新的Hopper系列中国版定制芯片,还有提到“在开发Blackwell架构的中国版芯片”,国内大厂的态度恐怕都是订单照样下,能交货就交货,不能交货也没办法,总之跟其他几家保持交货同步节奏就行。

至于合作开发ASIC,合作一下是可能的,但实际上不会有太深入的推进。站在大厂和英伟达的角度上比较好理解这个问题,结果就是大厂想要的NV给不了,NV能给的又保证不了持续性。NV最多能给的就是架构或者IP授权,或者某些非关键设计的买断;但是考虑到这样的授权可能随时被美国政府咔,那么选择只能是买断核心设计…

这件事儿就是相互拉扯,1年多花若干亿美金、一堆人力物力合作开发一款ASIC,可能被禁、可能不达预期,也可能开发好没有产能(不方便和国内晶圆厂合作),但是大厂能合作就还是会选择合作,但大力推这件事儿恐怕NV自己也嘀咕。别忘了NV自己还是打算开发中国版GPGPU的,大厂本来就心思多,自己之前也没做过什么ASIC的生意,所以可以说,NV和国内大厂合作开发ASIC对于国产AI芯片厂商的投资逻辑基本没有影响。

对于DeepSeek,前面说了,这个不一样,值得做一些让步换来生态的防御。而DeepSeek也可以成为我们对外链接的关键节点,在做其他适配的同时,也保持着和国际上最领先AI芯片厂的联系,这个很重要。

对于国产AI芯片厂商来说,目前影响主要在情绪上。对于已经绑定了大客户、批量出货的公司来说,影响有限。但对于某些还未找到大金主的公司来说,压力就有点大。一旦英伟达游说成功,减配再减配的芯片可以出口,甚至B系列阉割版可以出口,那就没有什么资源留给新晋的AI芯片厂商做适配了。

从国产厂商的竞争格局上来说,NV一旦忽悠成功,那么国产AI芯片格局将会加速固化,形成NV+头部几家的格局。其实这些传闻对于国产厂商来说影响也有限,今年本身大客户们规划的份额就是NV占50%+,其他占小一半,因为某些训练需求还是没办法用国产卡。不过某一天NV可以出口了,对于国产AI芯片的情绪冲击肯定是不小,这是主要的不确定性。

所以目前国产AI芯片厂商就是利用这一段时间,做大营收、做好新产品的迭代,在训练卡上做突破,同时绑定足够的晶圆厂的产能。借此让客户在“不确定性高但性能好”和“供应确定但性能略低”中优先选择自己。而且现在的关键是抢产能,供应稳定、足量,在目前占最大权重。

大厂和国产芯片厂商的博弈,他们也会充分考虑国产厂商的明确向上趋势,这是公司战略层面的布局,一旦大厂在国内芯片厂商的上升阶段没判断准确,或者低估了国内AI芯片厂商软硬件的提升速度,未来一旦出现NV卡供应变数,那就很容易彻底抓瞎,这点企鹅风险尤其大。

最后是中美政府。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就是阳谋:自主可控+开放合作。解决生存问题后,积极开放合作。NV来肯定是欢迎的,但是肯定也会加大对国内芯片厂商的扶持…保持对外合作和联系,非常重要。

但是对于美国政府,不排除特朗普使用阴险的招数,利用英伟达和中国博弈,借英伟达“低端倾销”压制中国AI芯片的成长,甚至在未来再来一次切段,减缓我们的AI发展进程。

最后做个总结:

1,英伟达希望在中国市场维持领先地位,尤其是生态的完整,如果在中国出现生态黑洞,无论是商业还是技术上,都不可接受;最近这些传闻是老美的投石问路,英伟达、美国科技界、美国政府以及其他方都可以看到中国的反馈,我们要做的就是开放,愿意出口肯定欢迎,但美国政府和特朗普有基本做人的信用;

2,但依然要加速自主可控,这是核心,尤其是AI芯片这样的关键产业,时刻提防特朗普暗渡陈仓,整点脏东西;

3,大厂和NV合作开发ASIC是一锅夹生饭,愿意玩儿就去玩儿,但DeepSeek和NV开发芯片,是我们的投石问路,是很好的看美国各方反应的锚点;要是再整出什么中国弄走了美国的知识产权之类的,那就说明在关键领域没一点合作的可能;

4,如果NV出口得以落地,那么对于国内AI芯片公司来说格局会加速固化,短期冲击股价以及市场情绪,但是并不改变长期逻辑,甚至对于头部公司来说是加强,因为NV已经成为ZZ工具,供应链安全的意义要大于技术和商业层面的考虑。

5,整个复杂博弈的胜负手在于“美国信用丧失成为共识+国内技术加速突破”,这对应着自主可控的底层逻辑和现实可能。再怎么博弈,美国寻求“国家安全”,以及我们的技术快速迭代,都是异常明确的趋势,至少在特朗普还在的3年里,天平都在我们这一端。这样,对于投资反而简单了。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