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歼16还强,是中国最强四代重战?德专家觉得中国歼11D下马太可惜。你知道中国哪款武器的下马是最可惜的吗,有这么一款战机,性能全方位领先被军迷们称之为“电磁泥头车”的歼16,连德国专家都为其下马惋惜不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为苏-27家族的终极魔改版,歼-11D曾承载着中国空军的制空梦想。其配备的第三代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突破200公里,比歼-16的机械扫描雷达多出50%的预警纵深。机身复合材料占比提升至20%,配合太行IPE发动机,亚音速稳盘角速度超越俄罗斯苏-35达15%,堪称"空中太极宗师"。德国专家实测推演显示,歼-11D与F-15SE的模拟空战交换比高达1:3.7,近距格斗性能更是碾压美军现役主力。 与歼-16的"瑜亮之争"暴露了战略抉择的残酷。2017年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巡逻中,歼-16单架次可完成警戒、侦察、威慑三项任务,而歼-11D需要双机编队配合才能达成同等效果。军方内部评估显示,二者综合作战效费比差距达3倍——歼-16的多用途特性更契合现代战争需求。这种差异在飞行员座舱设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歼-11D采用空战专用一体化大屏,歼-16则保留了对地攻击所需的物理按键模块。 产能瓶颈加速了歼-11D的退场。沈阳飞机制造厂同时推进歼-15舰载机、歼-16和歼-11BG三条生产线,单独为歼-11D开辟生产线需要重建60%的工装模具。更致命的是2015年后美国在亚太部署的F-35数量激增8倍,隐身战机的代差压力迫使中国空军战略重心转向歼-20。当时估算显示,歼-11D面对F-35的生存概率不足30%,而同等经费可生产3架歼-16。 下马决策背后是残酷的成本核算。歼-11D单机造价1.2亿美元,比歼-16高出40%,但其专用空优定位导致任务弹性不足。2018年珠海上空的模拟对抗暴露致命缺陷:虽然空战得分碾压歼-16,但在联合演习中因缺乏对地攻击能力拖累整体得分。军方最终选择将歼-11D的雷达技术移植到歼-11BG,用70%的成本获得85%的制空能力。 这款"未完成的杰作"却在另一个维度重生。其验证的复合材料工艺使歼-16减重8%,航程增加300公里。全权限数字电调发动机技术催生出WS-10C,成为歼-20A的"中国心"。更关键的是,歼-11D项目培养的200余名工程师,后来主导了歼-35舰载机的研发。 历史总是充满辩证。当军迷为歼-11D扼腕时,西太平洋上空,换装新型雷达的歼-11BG与歼-20组成"黄金搭档",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制空传奇。正如航空工业某总师所言:"下马不是失败,而是把精华注入更重要的战场。"
比歼16还强,是中国最强四代重战?德专家觉得中国歼11D下马太可惜。你知道中国哪
苍鹰展翅霸苍穹
2025-05-05 15:34:12
0
阅读:239
Celsius99
可以个屁,出来的比20都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