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瞒着子女们,偷偷带着妻子离开了家,从此后音讯全无,直到10年后,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才揭开了朱敏才和妻子失踪的真相,原来他们这么多年,都过着这样的生活... (信息来源:人民网2014.10.2872岁退休外交官贵州支教9年 日前突发脑溢血病倒) 2014年深秋,贵州山区一所医院接收了一位情况危急的病人,他穿着破旧的衣服,骨瘦如柴,脸上布满皱纹,饱经风霜,身上的衣服打了许多补丁,似乎在讲述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让人感到吃惊的是,这位老人竟然是已经“失踪”十年的前外交官朱敏才,这十年里,他去了哪里? 2005年,朱敏才和孙丽娜夫妇已经告别了工作岗位,本该是安享晚年的日子,可是一天,他们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山区教育的报道,平静的生活起了波澜,新闻画面里,山区孩子们穿的破破烂烂,但是眼睛里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这让老两口心里很不是滋味。 孙丽娜看着孩子们,心里十分难过,这些孩子年纪这么小,没机会接受好的教育,要是他们一直待在大山里,以后可怎么办啊,朱敏才也有同样的想法,他觉得教育资源不够好,是穷人家的孩子难以成功的根本原因,他心里慢慢有了一个想法,去山村当老师! 儿女们非常不同意这个决定,他们觉得父母年纪大了,贵州山区的生活环境肯定不好,怕他们吃不消,但是,老两口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去,第二天一大早,他们没告诉子女,悄悄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和一些教学用的东西,就出发去了贵州山区。 朱敏才年轻时,家境贫寒,来自贵州农村,他深深体会到教育能够彻底改变人生的重要性,孙丽娜是一位资深的小学英语老师,她对孩子们充满了关爱,过往的种种经历,让两人更加坚定了去偏远地区支教的信念。 刚刚踏上贵州望谟县的土地,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景象远比预想的更令人担忧,学校的教学楼显得老旧破损,教室内的桌椅设备也十分简单,孩子们连基本的学习用具都缺少,艰苦的环境让不少前来支教的老师望而却步,但朱敏才和孙丽娜并没有因此打消支教的念头。 他们把自己攒下来的钱拿出来,给孩子们买了新的桌子椅子,还有学习用的东西,甚至还把学校的教学楼和操场都好好地修整了一遍,看到孩子们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容,孙丽娜心里充满了喜悦,觉得特别满足。 接下来的十年,这对夫妻档真是克服了数不清的难题,他们教的科目可不简单,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基础课样样精通,品德、音乐、体育等各种兴趣课也都安排上了,为了孩子们能更好地吸收知识,他们特别用心学习当地话,上课的时候也尽量用方言来讲解,他们把整个寨子的83户人家都跑了个遍,详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专属的学习计划。 为了给孩子们买书,他们不怕山路崎岖,走了好几个小时的路,朱敏才还自己设计了一套“尖山棍法”,这样即使学校没有体育器材,孩子们也能锻炼身体,他们不仅仅教书,还是孩子们心中最重要的依靠和榜样,他们给孩子们带去知识,也带去希望。 不过,艰苦的生活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健康,孙丽娜的右眼完全看不见了,左眼视力也极度衰弱,体内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朱敏才也患上了高血糖、高血脂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疾病,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就算遇到再多困难,他们也从未后悔当初选择了教育事业,一直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奉献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 朱敏才夫妇的事迹,直到2014年朱敏才先生因病住院,才逐渐被大众了解,2015年,他们的奉献精神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的荣誉,在颁奖典礼上,孙丽娜饱含深情地说,感谢贵州的百姓们,是他们实现了我们的支教梦想,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令人敬佩。 他们的经历后来被搬上了话剧舞台,剧名就叫《十年》,这部话剧在全国各地演出,深深打动了许多观看的人,北京联合大学的“智力西部行”支教团队也被这份奉献精神所感染,他们像接力赛一样,从前辈手中接过这份责任,决心继续努力,为偏远山区孩子们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太阳]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瞒着子女们,偷偷带着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5-05 17:38:13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