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著名二胡演奏家储师竹正在上课,突然叫停学生的训练:“这是什么曲子谁写的?”学生老实回答:“这是无锡街头一个瞎子艺人瞎拉的。”没想到,这件事竟然拯救了一首世界名曲。
1949年那会儿,新中国就像刚露头的太阳,亮堂堂的,可旧社会的影子还在那儿晃悠呢。在那个乱中有序、希望与困难并存的日子里,有个盲人老兄,拿起二胡就开始唱起了人生的“苦情歌”。都说“乱世出英雄”,这音乐啊,就是在苦日子里开出的一朵花!
有一天,二胡大师储师竹正在教室里,手把手教学生拉曲子呢。突然,他“啪”地一下,打断了学生的演奏:“等等,这啥曲子?谁写的?”学生吓得一哆嗦,小声说:“这是无锡街上一个瞎子胡乱拉的。”储师竹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追问起来。这一问,就问出了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阿炳,一个命不好但特别有才的音乐奇才。阿炳这家伙,一辈子就像是唱了一台大戏,悲剧连连。老妈因为出身不好,被大家瞧不起,最后心里憋屈得不行,自己走了;老爸呢,虽然是个道士,但也没能给阿炳一个像样的家。不过,阿炳从老爸那儿接过了音乐的火把,玩得那叫一个溜。可惜啊,长大后家里人都走了,他就开始放飞自我,结果眼睛也看不见了,只能跑到街头卖艺,混口饭吃。就这么着,他还整出了《二泉映月》这首让人心里直痒痒的神曲。
储师竹一听阿炳的故事,那叫一个感动,立马决定去找这位民间的音乐大神。俩人一见面,储师竹就被阿炳的手艺和感情深度给震住了。后来,在哥们儿杨荫浏的帮忙下,他们给阿炳录了好几首曲子,其中就有《二泉映月》。录音的时候,阿炳那叫一个专注,每个音符都像是在讲他的人生故事。
可惜啊,这次录音成了阿炳的绝活儿。没多久,他就走了,留给大伙儿满满的想念。要是没储师竹这些人慧眼识英雄,《二泉映月》可能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现在这首曲子,那可是世界音乐界的大宝贝,讲着那个时代的故事,既让人心疼又让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