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在婚礼前离奇失踪,几日后,人们在冰雪之中发现了她的尸体,她怀里似乎死死地护着一个东西… 新疆的三塘湖盆地刮着白毛风,天上地下白茫茫连成片,1958年9月,几个裹着羊皮袄的汉子深一脚浅一脚走在雪窝子里,突然有人指着远处雪堆喊出声——那分明是个人! 扒开积雪,冻得发青的姑娘怀里紧紧搂着牛皮纸卷,在场的老勘探工抹了把脸,认出这是地质队长杨拯陆。 三天前她带着队员进山测绘,遇上几十年不遇的暴风雪。谁也没想到,这个本该在家准备嫁衣的新娘子,会以这样的方式躺在戈壁滩上。 说到杨拯陆,得从她父亲杨虎城将军讲起,1936年西安城里那场大事,杨将军和张学良把老蒋扣了,逼着国民党跟共产党联手抗日。 这事成了抗日战争的转折点,可杨将军自己却遭了殃。先是被打发到国外"考察",抗战爆发后急着回国抗日,结果刚进国门就让特务抓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位爱国将军在重庆歌乐山遇害,到死都没能再见妻儿一面。 杨家几个孩子打小跟着母亲东躲西藏,杨拯陆十岁那年,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几个从重庆逃到延安,路上啃过树皮,睡过破庙。 这些经历让小姑娘早早就懂得,国家安稳了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1953年考大学那会儿,她放着轻松的专业不选,偏要报西北大学地质系。同宿舍姑娘问她图啥,她攥着报纸上克拉玛依油田的报道说:"咱国家要搞建设,最缺的就是石油。" 毕业分配时,系主任把杨拯陆叫到办公室,桌上摆着两份调令,一份是北京的研究所,一份是新疆的勘探队。 姑娘看都没看第一份,抓起边疆的调令就要走。系主任追到门口喊:"那边冬天撒尿都得带棍子!"杨拯陆头也不回:"带棍子就带棍子,能找着油就行。" 到了新疆才知道,系主任说的还是客气话,三塘湖这地方,夏天太阳晒得石头冒烟,冬天西北风刮起来像刀子。 杨拯陆带着地质队跑野外,帆布帐篷支在戈壁滩上,夜里狼嚎声就在耳边打转。有回测剖面遇着沙尘暴,七八个人抱着测量仪缩在骆驼肚子底下,等风停了发现水壶里全是沙子。 队里小伙子最佩服杨队长两件事:一是她认石头比老勘探还准,抓起把土搓搓就知道底下有没有油;二是她揣着结婚证两年了,硬是把婚期往后推了三次。 未婚夫从西安寄来的信攒了厚厚一摞,每封都催她回去办酒席。队上大姐劝她:"女人家终究要顾着点自己。"她指着远处雪山说:"等把盆地构造图搞明白,我请大伙喝喜酒。" 1958年秋天,眼看三塘湖的勘探要收尾了,杨拯陆带着五个队员进山做最后测量,出门前还跟炊事员老张说:"今晚包顿羊肉饺子,大伙暖和暖和。" 谁承想天变得比娃娃脸还快,晌午还晃着日头,转眼就起了白毛风。 暴风雪来得邪乎,鸡蛋大的雪片子横着飞,杨拯陆把队员分成三组往不同方向撤,自己带着最年轻的小王往东走。 走到半道发现少了份关键数据,她把资料塞给小王:"你顺着电线杆先回,我折回去核对。"这一别就成了永诀。 搜救队找到她时,姑娘身子弓得像只虾米,胳膊死死箍着胸前的图纸。 技术员后来验看,牛皮纸里裹着的不光是地质图,还有她手写的二十页勘探笔记。最让人心酸的是,笔记最后一页夹着张结婚照,背面用铅笔写着"待完成任务"。 这事传到北京,石油部专门派了工作组,专家们摊开杨拯陆护住的地质图,发现上面标注的构造带正好是后来三塘湖油田的主产区。 如今开车经过哈密到巴里坤的公路,还能看见戈壁滩上有座水泥碑,上面刻着"杨拯陆烈士殉职处"。当地牧民说,每到下雪天,能听见铁锤敲岩石的叮当声。 杨拯陆的未婚夫后来终生未娶,退休前把全部积蓄捐给了西北大学地质系。当年跟着她跑野外的队员,有三位成了油田总工程师。 那个暴风雪天被她推去逃命的小王,每年清明都带着孙子来扫墓,娃娃们啃着哈密瓜听爷爷讲:"这底下睡着个女英雄,她怀里揣着咱们国家的油罐子哩。"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杨拯陆)
1958年,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在婚礼前离奇失踪,几日后,人们在冰雪之中发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06 11:45:34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