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的媒体有点欣喜若狂,纷纷报道对手巴基斯坦缺乏报道的消息,称其把大量炮弹出售给乌克兰,目前库存的弹药量只能够支持军队大打4天。
巴基斯坦偷卖炮弹? 由于印度军队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巴基斯坦的战术讲究速战速决避免持久消耗。而且为了抵消双方差距,巴军在战争初期更倾向于动用大量炮火和装甲设备。这注定其在战争初期就要进行大量消耗。 但印媒引用该国情报人士的说法称,近些年巴基斯坦为了获取经济利益,通过美国和英国向乌克兰出售了大量炮弹,包括155MM炮弹和122MM火箭炮弹,以及其他军事装备。 仅在2023年初就向乌克兰运送了数十万枚炮弹,总价值3.64亿美元。而整个2022-2023财年,巴基斯坦的武器出口额飙升至4.15亿美元,要知道上一个财年这个数字是1300万美元。 为了应对印巴战争,巴基斯坦曾在边境地区修建了一些军火库,而由于对外出售炮弹,目前这些军火库已经空空如也。 当前局势下,各国对炮弹以及生产设备和原料需求都很大,导致市场紧缺,因此巴基斯坦的生产短时间内难以满足需求。这无疑将大幅削弱巴军的防御能力。
更严重的是,近些年巴基斯坦经济虽然有所恢复,但仍不乐观。主要是财政赤字仍较高,去年外债就欠了1304亿美元,根本无力偿还,沙特已经多次展期,这严重限制了进一步融资能力。 巴基斯坦外汇储备有所改善,但也只够两个月的进口开销,如果大规模向国外进口武器装备肯定不够花。既借不到钱,自己又赚不到钱,自然难以从国外获取武器。 印媒的报道恐怕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巴基斯坦始终不承认向乌克兰出售炮弹。但2023年初,世界各大媒体都在报道,巴基斯坦通过第三方中转的形式向乌克兰发送了159个集装箱。当时乌克兰战场上流出的许多图片也显示,有巴基斯坦的炮弹存在。 不仅如此,去年巴基斯坦还向孟加拉出售了大批武器,当然量要比乌克兰的小得多。而巴基斯坦前陆军参谋长巴杰瓦此前也向记者承认,缺乏与印度进行长期冲突的弹药的经济支撑。看来,前些年巴基斯坦经济紧张,确实出售了一些炮弹。
但是印度媒体通常夸大甚至歪曲事实,尤其是在两国敌对的状况下。巴基斯坦本身就有一定的制造能力,出售几十万发炮弹并非什么惊天大事。由于友国的劝阻,巴基斯坦应该在2023年底就停止了这种行为,此后战场上几乎没再出现过巴基斯坦的炮弹,也没再有相关报道。 另外,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关系长期紧张,自己有一个潜在的敌人,再笨也不会笨到把家底掏空去换钱。即便出售弹药,肯定也会保留安全的战备库存。 印度媒体的报道无非就是给自己壮胆,但这种说法恰恰反映出其宣传上的漏洞。此前印度指责恐怖袭击是巴基斯坦指使的,很显然这种行为极容易引发战争,若真是巴基斯坦干的,肯定事先要有充足的准备,囤积足够多的炮弹。而现在又放消息说巴基斯坦的军火库空了。从逻辑学上看,这两种严重矛盾的说法最多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巴基斯坦两大帮手 当然,即便巴基斯坦真的缺乏炮弹,印度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别忘了对方还有两个帮手。 第一个是中东土豪沙特。两国同属逊尼派穆斯林国家,从独立起就建立了非常紧密的经济和军事关系。 沙特虽然有钱,但军事是短板。上世纪60年代起,巴基斯坦就有军队驻扎在沙特,保护其安全。1969年,巴军飞行员帮助沙特击退了也门的进攻。海湾战争期间,巴军也派部队协助沙特抵抗伊拉克的入侵。 而在经济上,沙特给予巴基斯坦大力扶助。1998年,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遭到西方国家制裁后,沙特为其提供了4年免费石油。近些年,沙特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比贷款,还不上的还多次展期。另外,沙特还在巴基斯坦进行大笔投资。若巴基斯坦有事,沙特肯定会在经济和能源方面提供支持。
第二个是地中海小霸王土耳其。两国同样是逊尼派穆斯林国家,在土耳其独立战争时,巴基斯坦人就为其捐资捐物。后来巴基斯坦与印度的战争,土耳其也都公开支持巴基斯坦。 双方在军事上也有很多合作。巴基斯坦采购了一批F-16,由于后来遭到制裁,无法获得配件和服务,都由土耳其提供。2024年,北约的一份报告认为,自2020年以来,土耳其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出口激增了300%,包括无人机和弹药。另外土耳其还打算与巴基斯坦共同研发第五代战斗机。 这次双方一开始对峙,土耳其就派出一架军用运输机飞往巴基斯坦,虽然事后称是路过加油,但具体干了什么印巴双方心知肚明。而这两天,印巴双方海军都在进行军演,关键时刻,土耳其派出一艘军舰驶入巴基斯坦卡拉奇港,表达了明确的支持。
经济、军事都有帮手力挺,巴基斯坦想输掉这场战争都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