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斯诺护送邓颖超去天津,邓颖超扮成女佣,走在斯诺后面。到日军岗哨时,斯诺顺利进了检票口,但后面的邓颖超却被拦住了。
1934年,在蒋介石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由于当时红军博古李德在指挥上出现严重失误,让红色革命一度陷入了危亡之际。为了转危为安,红军决定长征,从江西瑞金一路向陕北进行转移,最终在延安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区。
蒋介石将中国共产党一直当做眼中钉,肉中刺,自苏区成立之后,蒋介石立即对其进行了封锁,在外界不断的抹黑红军,进行恶意形象丑化。
1936年,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斯诺冲过层层阻碍进入苏区。中国红军在外界都是负面评价,为了求实,这位记者不远万里,只为得到真相。
在苏区,斯诺见到了当时的周总理,还见到了毛主席,在苏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斯诺根本不认同外界的评价,亲自撰写了一本《西行漫记》,记录了他在苏区的生活以及中央领导人们最真实的一面。
1937年7月,这本书在北平城完稿,刚刚完稿不多久,北平城就爆发了“卢沟桥事变”,他成为了一名历史的见证者。
日本兵进入了北平城后,城内大乱,因为事发突然,城里的百姓还没来记得逃难就被沦陷了,于是这些日本兵挨家挨户的进行了搜索,搜查有没有躲起来的士兵,还有城内的抗日分子,那一晚,北平城内的街道格外十分的混乱,到处都有妇女孩童的哭喊声,不仅如此,日本人还控制了火车站、城门口以及所有能出城的地方。
斯诺就这样被困在了北平城内,但他作为美国人,只需要等几天,就能合法的离开这里。
某天晚上,一位线人找到了斯诺,将他带到了一户隐蔽的住所。在那处地方,斯诺见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但他却叫不出名字来。
“你好,斯诺!又见面了!”
此人正是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作为一名先进妇女,坚持和红军部队一起长征,抵达延安之后,因为工作劳累,患上了肺结核病,为了治病,特地来到了北平。
但没想到遇到这样的变故,她和斯诺一样被困在城里,而且她的身份还十分危险,是日本人重点追查的对象。
斯诺回想起了自己在苏区的那段生活,没想到眼前这位女子正是自己崇拜的那位人的妻子,他十分的高兴!
“你的先生,是我最崇拜的人!”
邓颖超面露笑容,她特地安排线人找到斯诺,必然有求于人,经过了聊天和叙旧后,邓颖超也将自己的处境说了出来。
“我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已经接到了中央的通知,准备出发前往延安,斯诺先生,你能不能帮助我离开北平。”
斯诺在苏区虽然只生活了四个月,但这段经历却一直铭记于心,他十分希望中国的红色革命能够成功,帮助邓颖超离开北平,他一口同意了。
日军封锁了北平几天后,火车站解封了,可以乘坐火车离开北平。但刚解封,火车站的检查十分的严格,车票优先提供给日籍人士和日籍军人其次是外籍人士,中国人一律禁止售票。
层层限制,不能靠正规的途径离开北平,不过斯诺却有一个好办法。
在出发的前一天,斯诺来到了火车站,为了能顺利的买上票,他掏出了一根美国牌的昂贵香烟,递给了一个日本军官。军官识货,看到了斯诺的举动后,大喊呦西呦西,斯诺见这个办法奏效,就将整包烟都递了过去,请求这个军官为自己买一张票。
吃人手短,拿人嘴短,军官豪爽的为斯诺办理了第二天的火车票。
斯诺带着火车票回到邓颖超的住所,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邓颖超。
让邓颖超假扮成自己的仆人,到时候去火车站,带着一些行李,应该能成功的上车。邓颖超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为了扮演女仆像一点,换了一身朴素的衣服。
第二天,两人来到火车站,斯诺西装革履日本兵拦都没拦,邓颖超却被拦了下来,理由是中国人不给进。
眼看邓颖超就要被押走了,斯诺连忙喊道:
“这是我的仆人,我的行李还在她那里!”
见此情景,日本兵扭头看向了一旁的军官,旁边的军官正是昨天那个人,他也认出了斯诺,向着士兵点了点头,这才放邓颖超进去。
这次撤离有惊无险,最终在斯诺的帮助下,邓颖超离开了北平前往了天津,最后一路辗转离开了日占区到达了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