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秋,福建泉州的一间简陋茅舍里,年逾花甲的老和尚弘一法师静静地躺在床榻之

邦丝随心养护 2025-05-06 18:13:48

1943年秋,福建泉州的一间简陋茅舍里,年逾花甲的老和尚弘一法师静静地躺在床榻之上。他的脸色灰白,身体浮肿,四肢溃烂,手臂上的皮肉早已腐蚀剥落,露出森森白骨,臭气扑鼻。   旁人看了都忍不住皱眉避让,可他却始终没有一声呻吟。没有吃药,没有打针,甚至连水都很少喝。他只是安静地看着窗外,仿佛在欣赏最后一抹人间的夕阳。   有人劝他吃药延寿,他淡淡地说:“小病从医,大病从死。”语气平静得就像说今天天气不错。   这位老和尚,俗名李叔同,曾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弹得一手好钢琴,会画画,写诗词,还在日本留过学。年纪轻轻就风光无限,却在中年时剃度出家,从此放下红尘万象,皈依佛门,法号“弘一”。   谁也没想到,这位曾在舞台上唱京剧、在画布上画仕女的俊雅书生,最终会选择在破庙茅屋中孤独辞世。   临终前一日,弘一法师突然叫来弟子,把他们围在床前,轻声说道:“我走后,入龛装殓时,记得在棺材四个角,各放一只碗,碗里装满清水。”   弟子们听了,面面相觑。一个胆大的开口问:“师父,这是……作何用意?”   弘一法师只是轻轻闭上眼:“照我说的做就是。”   第二天,农历九月初一,弘一法师圆寂了。他安详地躺在床上,脸上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仿佛只是小憩一会儿。   弟子们悲痛万分,遵照他的遗嘱,在四个角各放了一碗清水。正当他们忙着准备法事时,却惊讶地发现,这几只碗真的派上了用场。   清水像是一道天然的护栏,阻止了地上乱爬的蚂蚁虫子靠近法师的遗体。火化时,也没有小虫误入火中。   众弟子这才恍然大悟,忍不住热泪盈眶。原来,师父最后的叮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地上那些可能连名字都没有的小生命。   “宁肯自己腐烂痛苦,也不愿伤害一个小虫。”一位弟子哽咽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大慈悲。”   其实,弘一法师这种悲悯之心,不只是临终才有。他生前就常常做出一些让人看不懂的小事。   他的弟子丰子恺先生,曾多次看到法师坐木藤椅前,总会先用手轻轻摇几下,再缓缓坐下。起初他不明所以,后来忍不住问:“师父,您为什么每次坐下前都要摇一摇椅子呢?”   弘一法师笑了笑:“木藤椅缝里可能藏着小虫,先摇摇,让它们跑开,不至于坐下时压死它们。”   丰子恺听后,久久无言。多年以后,每当回忆起这个细节,仍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曾说:“弘一法师的心,如《华严经》所说:‘我当于一切众生,犹如慈母。’”   在很多人眼里,对众生的慈悲,是给予他人方便;但在真正的修行人眼里,慈悲是本能,是信仰,是对生命最深切的尊重。而也正因为这种慈悲,弘一法师在生命的尽头没有丝毫惧怕。   他说:“你尽管善良,福报在来的路上。”   也许,这就是他能平静面对死亡的根本原因吧。他不为尘世留恋,也不因苦痛怨怼,他放下的是自己,放不下的,却是哪怕一只虫蚁的命运。   清水四碗,留下的不是一个仪式,而是一种境界。

0 阅读:61
邦丝随心养护

邦丝随心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