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今天(5月6日)在加州洛杉矶市向全球投资者介绍了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经济远景,呼吁继续押注美国。他并表示,未来几周与中国的谈判可能会取得实质性进展。贝森特直言:“在贸易(政策)拼图中,中国无疑是最大的一块,可以作出漂亮的重整”。
就与中国的谈判问题,贝森特表示:“我认为在未来几周内,我们会看到实质性的进展。我们将会看到,因为我认为,根据斯坦定律(Stein's Law),不可持续的事情不会继续下去,(它就会停止)。因此,145%、125%的关税水平相当于禁运”。
贝森特补充道,“我们每天都在理解中国工厂的情况。从学术角度来看,我可以告诉你,在贸易战的历史上,我们是逆差国。顺差国的损失总是最大的”。
评几句:首先,所谓“在贸易政策拼图中,中国无疑是最大的一块,可以作出漂亮的重整”,这种表述将中国视为美国实现其贸易政策目标的工具,完全忽视了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利益和发展需求 。
其次,贝森特称“在未来几周内,我们会看到实质性的进展”,但中美贸易谈判能否取得进展,关键在于美国是否有诚意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进行协商。回顾过去,美国在贸易谈判中多次出尔反尔,违背共识,使得谈判进程波折不断。如果美国继续秉持“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思维,动辄挥舞关税大棒进行威胁施压,那么谈判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果。
再者,贝森特认为“顺差国的损失总是最大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关税战没有赢家,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也让美国企业和民众承受了高昂的成本,扰乱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中美贸易现状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受到两国经济结构、贸易政策、美元货币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 。美国应该正视自身经济结构性问题,摒弃贸易霸凌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