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胖不祛湿
舌瘦不清火
齿痕不攻伐
脾虚健脾,为什么有的时候明明也下了很多功夫,吃了很多药,调理效果却不明显、甚至还容易出现其他不适的呢?
可能不少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惑,同样的药为什么别人用效果明显,到自己用的时候却总是不尽人意?其实这个并不是药的问题,也不是患者本身的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病机出现的复杂程度。
一般出现这种问题就需要结合舌苔来详细分析。舌苔就是人体的反射器,根据舌头的变化情况,基本可以避开很多调理的坑。
①舌胖不祛湿,补阳是关键!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和之前的认识相悖。舌体胖大不就是因为体内湿气重引起的吗?现在怎么不能祛湿了呢?
其实并不是不让祛湿,而是第一步不应该是祛湿。是因为导致舌体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脾虚还有肾阳虚、以及脾肾阳虚都会导致湿盛引发舌胖。如果不顾及脾胃,直接祛湿可能会导致湿气反复,不能根除;如果不顾忌肾阳,一味的祛湿,可能会加重体内阳气的损耗,造成脾肾阳虚。
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温阳健脾,再利水渗湿。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全面考虑一下情况综合调理,参考用附子理中芄 温阳健脾一把抓,湿气也能慢慢除。或者参考五苓散,桂枝温阳,泽泻茯苓利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②舌瘦不清火,滋阴是正道。
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舌体瘦小的情况,这主要是胃阴虚、肾阴虚导致阴液亏损从而不能滋养舌体造成的,有点时候舌质可能会发红、甚至是开裂。
这种情况看似像上火,实则不是,用药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为什么不能清火呢?因为阴虚导致是虚火,并非实火,是因为阴液不足导致的,如果只是用三黄片、黄连上清片单纯的清火,只会进一步损耗阴津加重病情。
所以正常的做法应该是先滋阴再降火,这时候就应该参考一些滋补药,比如:六味地黄芄补肾阴或者知柏地黄芄滋阴清虚火。
③齿痕不攻伐,补气是根本。
齿痕舌也是脾虚湿盛常见的标志之一,但是如果并没有出现食欲下降的问题,这可能不是脾虚引起的齿痕舌,而应该是“气虚”导致的,气虚也会导致机体不能固摄津液,水湿内停,舌体被湿气浸润膨胀形成齿痕。
如果这个时候下猛药去健脾除湿的话,攻伐药物过多会导致正气损伤,加重气虚的情况,并且还有可能损伤脾胃,导致湿邪更容易滋生,不但改善不了症状,可能还会加重。
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以益气为主,健脾为辅,可以参考补中益气芄来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