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郑州火车站一位姑娘突然被三名大汉强行塞进了出租车,当车子在路口急刹的时候,女子趁着惯性,狠狠在司机的腰上捏了一把,司机愤怒地回头,不料却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刑侦科办公室,一摞照片摊在桌上。八张女孩照片,最大二十二岁,最小十七岁。 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在郑州火车站失踪,再无音讯。 "这已经是第八起了。"刘队长把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监控录像,什么线索都没有。" 王玉荣盯着照片,这些女孩多数是外地打工者,口袋里揣着梦想,背包里装着家人的嘱托,却永远没能到达目的地。 "我去当诱饵。"她突然开口,"我可以假扮成打工妹,在站台徘徊。" 办公室一片寂静,"太危险了。"刘队长摇头,"我们连对方有几个人都不清楚。" "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有人去。"王玉荣语气坚定,"我一米七的个子,习武多年,反应快,身手好,比其他同事更适合。" 争论持续了整整两天。最终,计划获得批准。 从那天起,王玉荣开始了她的独行。她换上碎花连衣裙,披散长发,脚踩高跟鞋,背着老旧帆布包。 每到深夜,她就在火车站东南角徘徊,佯装等人或找住处。 七个夜晚过去,没有任何结果。 现在是第八个夜晚。王玉荣的高跟鞋敲击着水泥地面,节奏均匀。她感觉到有人在看她。 三个男人从候车大厅走出,其中一个操着外地口音向她问路。 "姑娘,请问附近有便宜点的旅馆吗?我们刚到郑州。" 王玉荣装作迟疑的样子,转身面对他们。问路是接近单身女性的老套路,她早有准备。但她没想到对方有三个人。 "往前走三百米左右,有家金水旅社…"她故意放慢语速,观察着三人的举动。 话未说完,她感到一阵刺痛。一把刀抵在她的后腰。另外两人一左一右架住她的胳膊。 "别出声,乖乖上车。"耳边传来男人的低语。 一辆黑色出租车无声无息地停在路边。王玉荣被推进后座,三名男子迅速上车。司机转头看了一眼,没有多问,踩下油门。 车内气氛紧张。刀尖透过衣服刺入皮肤,一丝温热的液体顺着腰际流下。王玉荣感受着刀尖的压力,计算着时机。 她知道,便衣警察就在附近街区,但视线已经被切断。她必须发出信号。 车辆驶入金水路拐弯处,开始减速。 王玉荣抓住这一刻,借着惯性向前倾斜,右手迅速扯下披肩假发。 假发内藏的微型警报器立刻闪烁红光。同时,她左手猛地掐住司机的腰椎要穴。 "啊!"司机惨叫一声,车辆失控,撞上路边护栏。 刀尖划破衣服,割伤她的后背。王玉荣忍痛回身,一把抓住持刀男子的手腕,用力一扭。刀掉在车内。 街角的路灯下,便衣警察迅速集结。两名绑匪试图夺门而出,王玉荣左手掏出手铐,甩向第三名逃跑的绑匪,准确击中其膝窝。 "砰"的一声,那人重重摔倒。 三十秒内,三名绑匪全部被制服。警方在车内搜出麻醉剂、注射器、乙醚和六个省份的假车牌。 王玉荣靠在车门上,后背的血染红了碎花裙。她微微喘息,但眼神依然坚定。 这次行动成为郑州公安史上的经典案例。 警方通过这三名绑匪,成功破获了一个跨省人口贩卖网络,解救了十四名被囚禁的女性。 王玉荣获得"全国一级英模"称号,当地媒体称她为"中原警界铁木兰"。 她的照片挂在分局荣誉墙上,成为新警察的榜样。 但荣誉背后是无尽的付出。那晚的刀伤愈合后留下长长的疤痕。 更大的牺牲还在后面。1996年,她在一起幼儿园劫持案中,再次以身犯险,成功解救28名儿童。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多次受伤,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 2002年,她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 医生建议她立即住院治疗,但她拒绝了,"还有案子没破,我不能躺下。"她简单包扎伤口,继续工作在一线。 同事们劝她休息,她却说:"我的病拖得起,受害者的案子拖不起。" 带病工作的七年里,她参与破获各类案件1314起,即使在化疗期间也坚持出勤。 她的案头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案件细节,字迹从清晰到潦草,见证着她的坚持与消耗。 2009年初,王玉荣终于撑不住了,躺在病床上,拉着刘队长的手说:"还有那个入室抢劫案,我有新线索。抽屉里有我的笔记。" 刘队长红着眼睛点头:"你好好养病,案子我们会查清楚的。" 两个月后,王玉荣离世,年仅48岁。 追悼会上,曾被她救下的受害者家属排起长队。 一位当年被解救的女孩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放下一束白菊花。 "如果没有她,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女孩轻声说。 她的一生,如同那个惊险的夜晚——以自己为饵,只为守护他人的安全。 她的勇气点亮了黑暗,她的牺牲换来了光明。 火车站东南角的那盏灯,至今仍亮着,照亮每一个夜行人的路。
1988年,郑州火车站一位姑娘突然被三名大汉强行塞进了出租车,当车子在路口急刹的
笑对的风雨
2025-05-07 01:53:40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