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用15分钟搞定泽连斯基,乌克兰没有退路,已签下卖国协议!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5月1日签署的美乌矿产协议,协议内容看似平等,实则暴露了乌克兰在战争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未来新开发的矿产、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收益的50%注入该基金,由美乌双方共同管理。 乌方强调矿产所有权仍属乌克兰,基金运作不影响现有国企,但美方通过基金股权和决策权设计,实际上掌握了资源开发的主导权。 说起这场协议,特朗普政府自2月起,以停止军援、威胁断供星链卫星、推动俄乌直接谈判等手段,迫使乌克兰让步。 2月28日泽连斯基访美时,双方因协议条款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甚至提前离席。 此后美国多次修改协议草案,从最初要求乌克兰偿还5000亿美元债务,到最终同意删除债务条款,但仍保留资源收益分成和基金管理权。 从这也能看出,泽连斯基是知道这份协议其实就是卖国协议,出卖乌克兰的利益来换取美国可能的支持。 但是战争已持续三年,乌克兰经济濒临崩溃,军事装备严重依赖美国援助。 当特朗普政府暂停军援并威胁切断情报共享时,泽连斯基不得不低头,正如乌副总理斯特凡尼希娜所言,协议是“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 对于这份协议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乌克兰约60%的稀土资源位于东部战区,短期内无法开发。 其次矿产开发周期长达16年,美国短期内难以获得实质利益,更关键的是,协议未包含乌克兰迫切需要的安全保障条款,仅模糊提及“支持安全努力”。 这意味着乌克兰用资源主权换取的,只是美国继续提供军援的承诺,而非真正的和平保障。 乌克兰支持者认为协议能吸引国际投资,推动经济重建,反对者则批评这是“经济殖民”,担心资源收益被美国垄断。 一位乌克兰议员直言:“我们用子孙后代的资源,换来了一张空头支票。” 不过最终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控制乌克兰资源,一方面弥补对乌援助的“成本”,另一方面在俄乌谈判中增加筹码。 但分析人士指出,协议对俄乌停火毫无帮助,反而可能激化矛盾。俄罗斯已明确反对任何外部势力介入乌克兰资源开发,认为这是对主权的侵犯。 这场协议的背后,是弱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困境,乌克兰为了换取美国支持,不得不让渡部分资源主权。 而美国则利用战争危机,以“援助”为筹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如国际观察家所言,这份协议更像“救急用的创可贴”,无法解决乌克兰的根本问题。
印度军方发布会主持人眼神无光禁止提问印度7日的政府发布会等到9点也未举行。其
【14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