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战役代价巨大:一场毫无价值的宣传战,乌军伤亡超乎想象

国际热点追踪者 2025-05-07 11:10:06

上个月月底,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库尔斯克战役已经基本结束。结果当然是乌军花费巨大代价打出的一小块突出部,最终被原封不动的打了回去,这一点在战前大部分人都预料到了。俄乌之间巨大的实力体量差距,使得乌军根本不可能在俄罗斯领土上为所欲为。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对乌克兰毫无价值的“宣传战”,乌军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人员和装备代价,结果只换来了特朗普的一句“你没有牌了”。

4月29日,俄罗斯参谋总长格拉西莫夫在和普京的汇报中明确提到,库尔斯克被乌克兰入侵的大部分地区都已被“清除干净”。这片区域的面积高达1260平方公里,俄军已经收复了其中的99.5%以上。截止到5月初,乌克兰军队能够控制的库尔斯克地区只剩下了边境的两个小村庄。乌克兰损失这些占领区的速度非常之快,时间也仅仅是不到一个星期。乌军前线的崩溃速度为什么如此之快,这还得回到当初库尔斯克战役刚刚开始时候来寻找原因。 去年8月份,乌克兰完成了对库尔斯克的一波突袭,直接把战火烧到了俄罗斯的领土上。西方媒体包括乌克兰媒体都在大肆渲染这场突袭战,并宣扬乌克兰军队的勇敢。不过仅仅过了数天后,当所有的热烈情绪都冷静下来,西方媒体便开始冷静思考,这场战役到底有没有战术上的价值。

最终总结出来,乌军的意图可能有两个,一是充当战役层面的“左勾拳”,即以分散俄军注意力的方式,来完成调虎离山的作用。当时乌东正面战场上乌军整体有闪崩的风险,尤其在多处节点节节败退。最为关键的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也面临巨大压力。因此美国媒体猜测,乌克兰高层可能希望以此来让俄军迅速回援,至少逼迫俄军抽调出前线5到8万左右的普通兵力。但将俄军引走不是目的,是为了舒缓前线的压力。二是乌克兰希望能打出一个国际观瞻来,争取全世界各国更多的军事援助。但从现实的情况发展来看,乌克兰的两个目标都没有实现。 从西方媒体《HistoryLegends》总结出来的态势发展图中能看出,俄军确实有在乌东抽调兵力,但没有削弱反而还加大了攻势,导致红军城附近的占领区面积逐步扩大。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份,俄军气势不减,5月4日甚至已经传出了俄俄军已攻入红军城南部,并扫清了红军城东南方向铁路和村落地区乌克兰驻军的消息。显然在当时发起库尔斯克战役时,乌克兰高层就已经低估了俄罗斯的战争潜力。面对本土遭遇进攻,俄军先期只调遣了二线部队抵御,后期则补上了在大量海军步兵旅、空降团、空降旅,并且出其不意的从朝鲜借到了精锐部队“暴风军团”,这些操作完全超过了乌克兰的估计。

根据公开的数据,俄罗斯后期向库尔斯克地区增援的空降精锐部队,包括了第106和第706近卫空降师。这些部队的组建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他们可不是什么炮灰兵,而是实打实的俄军精锐。这两支部队原本是驻扎在巴赫穆特前线南北两端的,在战役结束后回到俄罗斯本土休养,后为了收复领土而投入库尔斯克。可以说,乌军一开始就碰上了硬茬。另外,还有俄罗斯的第155海军步兵旅从苏勒达尔地区被调走,第80和第40海上步兵旅也被调去支援。根据最终的统计数据,大约有34个俄军的旅级、团级部队被调去增援库尔斯克。兵力达到6万人,还有1.5万朝鲜军队的加入。虽然确实如预想的一样,乌军完成了“调虎离山”,但是这种调动没有影响到俄军的整体攻势,也就无法完成当初预想的目的了。 另外,进入库尔斯克的乌军由于需要面对俄军的王牌部队,因此损失非常大。根据西方的数据统计,截止到4月21日乌军损失了913辆各种载具,而俄军的损失为765辆。这个数字距离真实数据肯定还有一定差距,只会多不会少。且从质量上而言,乌军损失的都是珍贵的西方军援,包括美制的“斯特莱克”装甲车、防地雷反伏击车、M1坦克。尤其是突击车辆,乌军损失总数超过300辆,打光了好几个月的援助。

尤其是在美国转变对乌克兰的军援态度后,乌军想要弥补这些损失已经变得非常困难。在人员方面,《乌克兰真理报》宣称俄军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总损失的兵力高达4.8万人。而俄罗斯的《塔斯社》则宣布,乌克兰军队的兵力损失高达6.7万人,还有100多人被俘虏。双方各自对对方的伤亡统计数据显然都存在注水可能,所以根据第三方的统计数据,乌克兰军队每个月在库尔斯克地区“无法进入作战状态”的人员数量高达2万人以上。那么根据根据库尔斯克战役持续了7个月可以得知,也就是乌军高达21万人已处于非战斗状态。这些统计数字中存在同一人员的数据重复现象,因此按照1人阵亡,3人受伤的常用比例来推估,乌克兰真正的伤亡数据,很可能介于5万~6万人。 从绝对数字角度上来说,这些人也不过是乌克兰2~3个月左右的征兵总人数,但问题在于他们可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大量来自于第80、82、95空中突击旅的精锐部队。

对于俄军的伤亡,Mediazona也给出了猜测,该网站会详细的列举出俄军的伤亡人员名称,所属单位,是被征召招的义务兵还是自愿签署的合同兵,统计内容非常详细,可信度比较高。其给出的数字认为俄军阵亡2.5万人以内。如果算上朝鲜提供的1万多名士兵中,至少有大约4000~6000人伤亡,那么俄朝联军的总伤亡数字也在6万左右,和乌克兰军队之间的伤亡交换比达到1:1左右。不过乌军的损失怎么看都要更大一些:精锐装甲力量损失殆尽,虽然最后有一大波人撤走了,但是前期付出巨大代价获得的领土已经全部丢失。 早在今年2月份,《纽约时报》就指出,乌克兰军队或许可以开始考虑从库尔斯克地区撤退了。一方面当时俄军天空布满了无人机,在白天能见度较高的情况下,乌军几乎难以自由移动。二是俄罗斯强化了对俄乌边境的控制,大量的军人援已经无法抵达前线,甚至有乌克兰军队报告称,必须要步行十几公里以上,才能到达指定的前线位置报道。最终撤退时,乌克兰军队大部分都是依靠双腿从11号公路撤离。库尔斯克战役已经结束,乌克兰付出了与之完全不相称的代价:既没有延缓东乌领土的失去速度,也没有能够在库尔斯克地区歼灭大量的俄罗斯有生力量,反而让自己失去了大量最精锐的装甲部队和空中突击旅。

0 阅读:82
国际热点追踪者

国际热点追踪者

紧跟国际热点,为您追踪全球最新、最热的事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