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收割印度?说白了,不是美国不想动印度,而是印度这块地太太硬,啃不动!

琉璃映月痕 2025-05-07 11:36:11

美国为什么不收割印度?说白了,不是美国不想动印度,而是印度这块地太太硬,啃不动!印度有自己的工业能凑合自给,国内政治复杂得让人头大,精英还会玩大国平衡术。美国这些年琢磨来琢磨去,发现印度根本没法像对待别的国家那样一把拢住。 印度的工业基础就像一碗 “夹生饭”,看着能充饥,吃起来却硌牙,以手机制造为例,印度年产手机 20 亿部,自给率超过 98%,但拆开来看,70% 的零部件依赖进口,核心芯片全靠高通和联发科。 这种 “组装式工业” 让美国资本既眼红又头疼 —— 想通过技术垄断控制产业链,却发现印度企业总能找到替代方案,比如塔塔集团收购纬创资通的苹果代工厂,直接把外资技术 “嫁接” 到本土企业上,这种 “拿来主义” 让美国资本的技术溢价大打折扣。 国内政治更是一锅 “乱炖”,莫迪政府推行的 “印度制造” 计划,在各邦却成了 “各邦制造”。 古吉拉特邦为吸引外资开出免税十年的优惠,马哈拉施特拉邦转头就提高土地租金,让企业左右为难,更要命的是,印度法律像 “橡皮泥” 一样随意变形。 沃达丰 2007 年收购案被印度政府以 “追溯征税” 为由追缴 51 亿美元,最后闹到国际仲裁才勉强胜诉,但印度转头就修改税法,让类似操作合法化,这种 “先招商后收割” 的套路,让沃尔玛、亚马逊等企业吃尽苦头。 印度精英的 “大国平衡术” 堪称一绝,一方面,印度在美俄之间玩 “跷跷板”:2024 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比飙升至 45%,同时又参加美国主导的 “印太经济框架”。 另一方面,印度在中美之间搞 “骑墙”:一边和台湾省签署半导体合作协议,一边又在联合国涉华提案中弃权。这种 “谁都不得罪,谁都不投靠” 的策略,让美国既想拉拢又不敢放手支持。 美国资本在印度的渗透,就像掉进了 “法律迷宫”,特斯拉本想在印度建厂,却被要求 “40% 零部件本土化” 和 “30% 股权让渡”,最后不得不放弃计划。 大众汽车更惨,因 “零部件分批进口” 被印度税务部门追缴 14 亿美元,理由是 “规避关税”,而这种模式早在 2011 年就获得印度政府批准,印度法律的 “弹性” 让美国企业防不胜防,连微软、IBM 都曾因税务问题被罚得血本无归。 印度的 “三不政策”(不结盟、不站队、不妥协)让美国无从下手,当美国试图通过资本控制印度经济时,却发现印度法律像 “金钟罩” 一样难以突破;当美国想用政治压力迫使印度让步时,印度又总能找到中俄等大国作为 “挡箭牌”,这种 “软硬不吃” 的姿态,让美国不得不承认:印度这块骨头,真的啃不动。

0 阅读:1085

评论列表

自己救赎自己

自己救赎自己

6
2025-05-07 16:53

你分析得过于理智了。连三哥看了都得拍案叫绝——我没想到的,都被你说到了。 其实三哥什么都没想,就是俩字——搅和。 你常年在恒河里洗澡,也一样会搅和。要不然怎么活?

cipher

cipher

4
2025-05-07 15:41

如蛆如屎的红头阿三看着恶心,吃了闹心,因为他没有收割的价值,故此不须投资收割!

猜你喜欢

琉璃映月痕

琉璃映月痕

琉璃映月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