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呼吁印巴双方保持冷静克制# 核武闹剧:贫穷国家的致命游戏 当大家看到克什米尔控制线上的交火报告,听到伊斯兰堡和新德里政客们的歇斯底里,目睹街头游行、旗帜挥舞和相互威胁时,一个简单而朴实的念头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就像给穷人发了枪,让他们自相残杀"。 只不过这里不是乌克兰,而是拥有15亿人口的南亚次大陆。而他们手中的"枪",却是互相瞄准的核弹头。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两个共享相同历史、语言、饮食、音乐传统、史诗、学者和圣人的文明,如何变成了随时准备在克什米尔局势紧张时吞噬彼此的"核僵尸"? 这一切始于日已落帝国——英国的"分而治之"。殖民时代的大英帝国长期挑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到1947年撤离时,已经没有人能阻止这场雪崩。印度分治不再是一个政治行为,而演变成了一场人间惨剧:南亚次大陆上,两种不同信仰的同胞,同室操戈,血流成河,上百万具尸体、数百万难民、被屠杀的村庄、被焚烧的列车。这些血迹至今未干,仍在每一次演讲、每一份声明、控制线上的每一颗子弹中若隐若现。 然后是永恒的克什米尔问题。一个象征,一个执念。这片伪神圣的土地,没有人愿意为之牺牲,却人人都想为之战斗。印度高喊领土完整,巴基斯坦呼吁穆斯林权利。实际上,这是两个需要外部威胁来掩盖内部混乱的精英集团。 每一代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都被灌输着"邻居即敌人"的观念。电影、学校、电视节目、宗教、军队所有的一切都强化着这种幼稚的设定。两国的整个政治体系都靠这种敌意维系。 如今,这两个国家都拥有了核武器。贫穷国家的炸弹——这里的人们还在露天沟渠中便溺,却已经能发射卫星和制造导弹。无法为公民提供清洁饮用水的国家,却在生产钚并策划全面毁灭的方案。巴基斯坦将军们偏执多疑,印度民族主义者狂热亢奋。集会上开始叫嚣"先发制人",军方则在计算"反击"可以承受多少百万人的死亡。 这不是冷战。这是火药桶上的马戏表演,而且房间里没有成年人。 贫穷与民族伟大有什么共同点?印度梦想成为超级大国,巴基斯坦自诩为"伊斯兰堡垒"。这两个神话都是虚假的。因为伟大不是建立在导弹之上,而是取决于医疗、教育、技术自主和社会稳定。但这些太枯燥、耗时且无利可图。高喊敌人、扩充武库、用核蘑菇云互相威胁要简单得多。 结果就是:两方政客拎着炸药箱互相对峙。今日的南亚,是两个陷入历史陷阱的国家。它们是神话、创伤和政治退化的囚徒。而它们手中,都握着核按钮。 不,这不是恐怖平衡。这是一场闹剧,一场全世界都在紧张观望的人类悲喜剧——因为在这出戏里,没有人能确保世界末日不会真的到来。
☁美国为什么不收割印度?说白了,不是美国不想动印度,而是印度这块地太太硬,
【7评论】【23点赞】